关于软土地基的震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度时,一般认为可不考虑地基震陷的影响B、7~9度时,应严格控制基础底面压应力C、震陷使建筑物大幅度下沉或不均匀下沉D、对于丙类建筑,未经处理的淤泥质土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关于软土地基的震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6度时,一般认为可不考虑地基震陷的影响
  • B、7~9度时,应严格控制基础底面压应力
  • C、震陷使建筑物大幅度下沉或不均匀下沉
  • D、对于丙类建筑,未经处理的淤泥质土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相关考题:

堆载预压法适合于处理下列哪种地基() A.碎石类土和砂土地基B.湿陷性黄土地基C.饱和粉土地基D.淤泥、淤泥质土和饱和软粘土地基

预压法适合于处理何种地基?() A、碎石类土和砂土B、湿陷性黄土C、淤泥、淤泥质土和饱和软粘土

预压法适合于处理下列哪种地基() A、碎石类土和砂土B、湿陷性黄土C、淤泥、淤泥质土和饱和软粘土D、黄土

以下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有( )。A.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前,应采用素土或石灰土填平并压实 B.土料宜采用塑性指数为6的不含有机质的黏质土,土块粒径宜不大于15mm C.冲击碾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冲压处理的施工长度应不小于200m D.地基土的含水率宜控制在8%~24%之间 E.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深度在12m之内时,宜采用沉管法成孔

关于软弱地基,下列( )说法是不正确的。A.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杂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B.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C.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D.软弱土层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作为持力层

地基处理的对象是不良地基或软土地基,这些地基的主要问题是( )。A.承载力及稳定性的问题B.动荷载下的地基液化、失稳和震陷的问题C.沉降变形问题D.地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不针对地基湿陷性进行处理?(  )A、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B、乙类建筑: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50mmC、丙类建筑: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基D、丁类建筑: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进行设计B.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可不采取消除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应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下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 )地基。A.碎石类土和砂土 B.湿陷性黄土C.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 D.饱和的粉土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基础B.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单层建筑物可不处理地基C.乙、丙类建筑物可不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D.丁类建筑物可不作地基处理,但宜按土的不同湿陷程度采取基本防水和适当的结构措施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如抗震防烈度小于8度,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B.对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搞垮承载力验算C.当高耸结构的高度不超过20m时,基础倾斜的允许值为0.008D.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5-7为某边柱等边三桩承台基础图,柱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提示:承台平面形心与三桩形心重合。.假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各层土处于饱和状态,②层粉砂A点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为16击,图24给出了①、③层粉质黏土的液限WL、塑限WP及含水量WS。试问,下列关于各地基土层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①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B.A点处的粉砂为液化土C.③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D.该地基上埋深小于2m的天然地基的建筑可不考虑②层粉砂液化的影响

地基土的地震效应可分为介质效应与地基效应,下列()不属于介质效应。()A、软土的震陷B、砂土液化C、振动和破坏D、强度丧失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建筑物消除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时,下述()不正确。()A、整片处理时,处理范围应超出基础外缘每侧不小于2mB、甲类建筑物消除全部湿陷量时,应处理基础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C、乙类建筑物消除部分湿陷量时,不必处理全部压缩层或湿陷性土层D、丙类建筑物消除部分湿陷量时,最小处理深度应根据地基湿陷等级确定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破坏作用形式包括下列()。A、场地地面破裂B、地震引发的滑坡及崩塌C、砂土的液化和软土的震陷D、火山喷发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地基?A、碎石类土和砂土B、湿陷性黄土C、饱和的粉土D、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

单选题预压法适用于处理(  )地基。A碎石类土和砂土B湿陷性黄土C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D饱和的粉土

单选题预压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地基?A碎石类土和砂土B湿陷性黄土C饱和的粉土D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

单选题关于软土地基的震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度时,一般认为可不考虑地基震陷的影响B7~9度时,应严格控制基础底面压应力C震陷使建筑物大幅度下沉或不均匀下沉D对于丙类建筑,未经处理的淤泥质土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多选题地基土的地震效应可分为介质效应与地基效应,下列()不属于介质效应。()A软土的震陷B砂土液化C振动和破坏D强度丧失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不针对地基湿陷性进行处理?(  )[2011年真题]A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B乙类建筑: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50mmC丙类建筑: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基D丁类建筑: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2008年真题]A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如抗震防烈度小于8度,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B对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C当高耸结构的高度不超过20m时,基础倾斜的允许值为0.008D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多选题夯实法可适用于以下哪几种地基土?A松砂地基B杂填土C淤泥D淤泥质土E饱和粘性土F湿陷性黄土

多选题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单选题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