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交会法测定起点距时,基线长度的往返测量不符值为()。

使用交会法测定起点距时,基线长度的往返测量不符值为()。


相关考题:

为满足起点距测量的精度要求,基线长度应不小于河宽的( )倍。

规范规定的水准测量的主要限差有()。A:测站视距长度B:前后视距差C:对中误差D:视线高度E:往返高差不符值

水准路线闭合差可以是()。A、附合路线闭合差B、线路往返高程不符值C、测段往返高程不符值D、区段往返高程不符值

基线交会法一般要设置已知两者之间距离的断面基线桩杆和起点桩杆,以提供测量()的条件。A、基线长度B、导线长度C、交会角D、方位角

交会法平板仪台的最终作用是()。A、确定基线位置B、观测浮标运行情况C、勾绘水面线D、观测计算起点距

断面起点距是从()沿断面线方向到测量点的水平距离。A、断面线起算点B、断面标志杆C、断面标志牌D、基线起始点

基线交会法中所设置的断面基线桩杆和起点桩杆之间的距离叫()。A、基线长度B、导线长度C、起点距D、零点距

下列起点距测量方法中,()不属于起点距直接测量的方法。A、钢尺或皮尺丈量B、断面索观读C、平板仪交会D、红外测距仪等自动仪器测量

设有()的可用循环索计数长度测算断面起点距。A、断面标志索B、基线C、缆道站D、岸上固定点

钢尺量距时,取()作为其最终距离。A、往返测距值的平均值B、往返测距误差最小值C、往返测距精度最高值D、往测测距值

水文大断面起点距测量时,()的往返测量不符值不应超过1/500。A、地形点B、固定点C、转折点D、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

水文大断面起点距测量时,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的往返测量不符值不应超过1/()。A、100B、300C、500D、1000

水文大断面起点距测量时,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的()不符值不应超过1/500。A、往返测量B、往向测量C、返向测量D、单向测量

水准测量的精度根据()来评定。A、往返测的高差不符值B、高程C、水准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D、水准测量的照准顺序

测深垂线的起点距是指该垂线至()。A、基线起点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基线上起点桩之间的斜线距离C、河岸的水平距离D、河岸的斜线距离

用经纬仪测量起点距时,已知基线长度为50m,某一处基线和测深垂线的夹角为30度,则此处的起点距为()m。(保留两位小数)A、5.00B、43.30C、86.60D、28.87

单选题设有()的可用循环索计数长度测算断面起点距。A断面标志索B基线C缆道站D岸上固定点

单选题钢尺量距时,取()作为其最终距离。A往返测距值的平均值B往返测距误差最小值C往返测距精度最高值D往测测距值

单选题基线交会法一般要设置已知两者之间距离的断面基线桩杆和起点桩杆,以提供测量()的条件。A基线长度B导线长度C交会角D方位角

单选题下列起点距测量方法中,()不属于起点距直接测量的方法。A钢尺或皮尺丈量B断面索观读C平板仪交会D红外测距仪等自动仪器测量

单选题用经纬仪测量起点距时,已知基线长度为50m,某一处基线和测深垂线的夹角为30度,则此处的起点距为()m。(保留两位小数)A5.00B43.30C86.60D28.87

单选题水文大断面起点距测量时,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的()不符值不应超过1/500。A往返测量B往向测量C返向测量D单向测量

单选题测深垂线的起点距是指该垂线至()。A基线起点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基线上起点桩之间的斜线距离C河岸的水平距离D河岸的斜线距离

单选题水文大断面()测量时,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的往返测量不符值不应超过1/500。A地形点B起点距C转折点D高程点

多选题水准路线闭合差可以是()。A附合路线闭合差B线路往返高程不符值C测段往返高程不符值D区段往返高程不符值

单选题基线交会法中所设置的断面基线桩杆和起点桩杆之间的距离叫()。A基线长度B导线长度C起点距D零点距

单选题交会法平板仪台的最终作用是()。A确定基线位置B观测浮标运行情况C勾绘水面线D观测计算起点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