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体化陶瓷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烧制后的体积缩小,硬度是钢的6倍B、白色陶瓷的制作需要经过“渗碳”反应C、需放在1200度高温中烧制

关于一体化陶瓷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制后的体积缩小,硬度是钢的6倍
  • B、白色陶瓷的制作需要经过“渗碳”反应
  • C、需放在1200度高温中烧制

相关考题:

陶瓷是指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以()为主要原料,经烧制而成的材料。 A.高岭土B.黏土

()代陶瓷的青花与釉里红烧制成功。A宋B元C明D清

元代陶瓷最有成就的就是()和()的烧制。

堆贴又称"塑贴"、"堆雕"、"堆塑"。是将印出或塑出的立体状纹饰贴附在陶瓷的坯胎上,然后罩釉烧制而成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

陶瓷制品是以()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制坯、干燥和焙烧制得的成品。

日用陶瓷产品从设计到成品通常需要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即()。A、设计草图——效果图——翻模——模种制作——注浆——装饰(施釉)——烧制B、设计草图——效果图——装饰(施釉)——模种制作——翻模——注浆——烧制C、设计草图——效果图——模种制作——翻模——注浆——装饰(施釉)——烧制D、设计草图——效果图——模种制作——翻模——装饰(施釉)——注浆——烧制

日用陶瓷产品烧制后变形的原因不包括()。A、烧制温度过高B、造型结构设计不符合工艺C、釉料过厚D、脱模太早或太迟

日用陶瓷产品烧制通常有两种气氛的烧制方式,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

釉上彩绘在烧制好的瓷板上进行陶瓷低温颜料彩绘,在1000-1100度之间进行二次烧制或多次烧制

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决定了窑变的效果。A、烧制时间B、颜料的质地C、颜料的厚薄D、颜色

通常用来制造砖瓦、烧制陶瓷的材料是()。A、沙B、粘质土C、壤土D、沙质土

灰陶瓷的制作需要经过1万度高温烧制,发生渗碳反应

经1400度高温烧制后的陶瓷,硬度是钢的6倍

中国史陶瓷大国,瓷器真正烧制成功是()时期的青瓷。

关于陶器和瓷器的差别,说法正确的是()。A、陶器有釉,瓷器没有釉B、瓷器有釉,陶器没有釉C、陶器需要烧制一次,瓷器至少烧制三次D、瓷器需要烧制一次,陶器至少烧制三次以上

日用陶瓷产品烧成后变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烧制不当引起的。

通常陶瓷贴花纸烧制后出现重影的原因是套色误差,只要在印刷中对准“十”字规线就不会出现重影的现象。

砖是用颗粒很粗糙的()烧制的,()是用一种比较细腻的特殊黏土制作的,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和其他燃料,会对()产生影响。

古氏坩锅为陶瓷烧制而成,其过滤物质是(),它适合用于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物质过滤。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的硬度,一般应在HRC60以上,下列几种常用刀具材料的硬度从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CBN)B、工具钢、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CBN)、陶瓷C、硬质合金、工具钢、陶瓷、立方氮化硼(CBN)D、陶瓷、立方氮化硼(CBN)、工具钢、硬质合金

发泡陶瓷保温板经()左右的高温焙烧制成,制作过程中已经受了高温的检验。A、1100℃B、1200℃C、1000℃D、1300℃

多选题陶瓷的烧成气氛是指烧制陶瓷器时的火焰性质,包括以下()。A氧化焰B还原焰C中性焰D强还原焰

单选题通常用来制造砖瓦、烧制陶瓷的材料是()。A沙B粘质土C壤土D沙质土

填空题元代陶瓷最有成就的就是()和()的烧制。

填空题中国史陶瓷大国,瓷器真正烧制成功是()时期的青瓷。

单选题关于陶器和瓷器的差别,说法正确的是()。A陶器有釉,瓷器没有釉B瓷器有釉,陶器没有釉C陶器需要烧制一次,瓷器至少烧制三次D瓷器需要烧制一次,陶器至少烧制三次以上

填空题普通陶瓷是用()等原料烧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