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显示课程号和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显示课程号和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


相关考题: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4个关系:教师关系T(T,TNAME,TITLE)课程关系C(C,CNAME,T)学生关系S(S,SNAME,AGE,SEX)选课关系SC(S,C,SCORE)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各个查询语句。(1)检索年龄小于17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2)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3)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任课老师的职工号和姓名。(4)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5)检索至少有学号为S2和S4学生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6)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8)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设有学生选修课程的数据库包含如下学生表(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所在系)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称,教师姓名)请用SQL语言查询下列问题:1.李明老师所教的课程号、课程名称。2.年龄大于23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3.所有成绩都在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及所在系。4.至少选修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姓名、性别。5.选修了李明老师所讲课程的学生人数。6.“操作系统”课程得最高分的学生姓名、性别、所在系。7.所有课程成绩都在6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及所在系。

●已知基本表: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名)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要检索所有比"王华"年龄大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正确的语句是 (25) ,要检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语句是 (26) 。(25) A.SELECT姓名,年龄,性别FROM学生WHERE AGE(SELECT 年龄FROM 学生WHERE 姓名 ="王华")B.SELECT姓名,年龄,性别FROM学生WHERE姓名="王华"C.SELECT姓名,年龄,性别FROM学生WHERE AGE(SELECT年龄WHERE姓名="王华")D.SELECT姓名,年龄,性别FROM学生WHERE AGE"王华"(26) A.SELECT 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FROM学生WHERE学生 学号=课程.学号B.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FROM选课WHERE学生.学号=课程.学号C.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课程.学号D.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FROM学生.学号

统计只有2名以下(含2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情况,统计结果中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开课院系和选修人数,并按选课人数排序。正确的命令是A)SELECT课程名称,开课院系,COUNT(课程编号)AS选修人数; FROM学生成绩,课程WHERE课程.课程编号=学生成绩.课程编号; GROUP BY学生成绩.课程编号HAVING COUNT(*)=2; ORDER BY COUNT(课程编号)B)SELECT课程名称,开课院系,COUNT(学号)选修人数; FROM学生成绩,课程WHERE课程.课程编号=学生成绩.课程编号; GROUP BY学生成绩.学号HAVING COUNT(*)=2; ORDER BY COUNT(学号)C)SELECT课程名称,开课院系,COUNT(学号)AS选修人数; FROM学生成绩,课程WHERE课程.课程编号=学生成绩.课程编号; GROUPBY课程名称HAVING COUNT(学号)<=2; ORDER BY选修人数D)SELECT课程名称,开课院系,COUNT(学号)AS选修人数; FROM学生成绩,课程HAVING COUNT(课程编号)<=2; GROUP BY课程名称 ORDER BY选修人数

已知表S(学号,姓名,年龄)SC(学号,课程号,成绩)C(课程号,课程名,教师名)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对教学数据库中的三个基本表S、SC、C的查询:(1)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2)求选修C4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年龄.(3)求王平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4)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5)查询姓名以WANG开头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设有如图所示的E-R模型:将上述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正确的结果应是A.成绩(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分数)B.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分数)、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C.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分数)D.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成绩(学号,课程号,分数)

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名、任课教师姓名及其职称、选课人数。对下列的SELECT-SQL语句填空: SELECT课程名,姓名,职称,【 】; FROM课程表,教师表,授课表,选课表; WHERE教师表.教师号=授课表.教师号; AND课程表.课程号=授课表.课程号AND【 】GROUP BY选课表.课程号

学生(学号(C,8),姓名(C,6),性别(C,2),出生日期(D))选课(学号(C,8),课程号(C,3),成绩(N,5,1)) 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07”课程得分最高的学生,正确的SQL语句是( )。A. SELECT学生.学号,姓名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选课.学号 AND课程号=”007”AND成绩 =ALL(SELECT成绩FROM选课)B. SELECT学生.学号,姓名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选课.学号 AND成绩 =ALL(SELECT成绩FROM选课WHERE课程号=”007”)C. SELECT学生.学号,姓名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选课.学号 AND成绩 =ANY(SELECT成绩FROM选课WHERE课程号=”007”)D. SELECT学生.学号,姓名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选课.学号AND 课程号=”007”AND成绩=ALL(SELECT成绩FROM选课WHERE课程号=”007”)

学生.DBF:学号C(8),姓名C(12),性别C(2),出生日期D,院系C(8)课程.DBF:课程编号C(4),课程名称C(10),开课院系C(8)学生成绩.DBF:学号C(8),课程编号C(4),成绩Ⅰ统计只有2名以下(含2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情况.统计结果中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开课院系和选修人数,并按选课人数排序,正确的命令是

根据题意要求,完成下列查询 设有如下学生课程数据库,它包括学生关系、课程关系和选课关系,其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民族,专业,年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总学分);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1、查询学生表中全部信息。

( 33 )查询选修课程号为 “ 101 ” 课程得分最高的同学,正确的 SQL 语句是A) SELECT 学生 . 学号 , 姓名 FROM 学生 , 选课 WHERE 学生 . 学号 = 选课 . 学号AND 课程号 = "101" AND 成绩 =ALL(SELECT 成绩 FROM 选课 )B) SELECT 学生 . 学号 , 姓名 FROM 学生 , 选课 WHERE 学生 . 学号 = 选课 . 学号AND 成绩 =ALL(SELECT 成绩 FROM 选课 WHERE 课程号 = "101" )C) SELECT 学生 . 学号 , 姓名 FROM 学生 , 选课 WHERE 学生 . 学号 = 选课 . 学号AND 成绩 =ANY(SELECT 成绩 FROM 选课 WHERE 课程号 = "101" )D) SELECT 学生 . 学号 , 姓名 FROM 学生 , 选课 WHERE 学生 . 学号 = 选课 . 学号AND 课程号 = "101"AND 成绩 =ALL(SELECT 成绩 FROM 选课 WHERE 课程号 = "101" )

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课程名),选修SC(学号,课程号,成绩)。想查询选修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则关系运算式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将所有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成绩增加10分。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查询男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求男生的最高成绩。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检索所有姓“李”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设有如下实体: 学生:学号、单位、姓名、性别、年龄、选修课程名 课程:编号、课程名、开课单位、任课教师号 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讲授课程编号 单位:单位名称、电话、教师号、教师名 上述实体中存在如下联系: (1)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为多个学生选修; (2)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为多个教师讲授; (3)一个单位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单位。将该全局E-R图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型表示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若在数据库中有“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学生”表(学号、学生名)和“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等3个基本情况表。学校里一名教师可主讲多门课程,一名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则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多对多的师生关系。为反映这种师生关系,在数据库中应增加新的表。下列关于新表的设计中,最合理的设计是()A、增加两个表:学生-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教师-任课表(教师号、课程号)B、增加一个表:学生-选课-教师表(学号、课程号、教师号)C、增加一个表:学生-选课-教师表(学号、学生名、课程号、课程名、教师号、教师名)D、增加两个表:学生-选课表(学号、课程号、课程名),教师-任课表(教师号、课程号、课程名)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查询所有姓王的教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按课程号排序)。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将课程表的查询和修改权限授给teacher用户,同时允许转授给其它用户。

设大学里教学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一是“课程”实体集,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称;二是“教师”实体集,属性有教师工号、姓名、职称;三是“学生”实体集,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设教师与课程之间有“主讲”联系,每位教师可主讲若干门课程,但每门课程只有一位主讲教师,教师主讲课程将选用某本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指导”联系,每位教师可指导若干学生,但每个学生只有一位指导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每个学生可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学生选修,学生选修课程有个成绩。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说明主键和外键。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显示课程号和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将所有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成绩增加10分。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检索所有姓“李”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将课程表的查询和修改权限授给teacher用户,同时允许转授给其它用户。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查询所有姓王的教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按课程号排序)。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求男生的最高成绩。

问答题设教学数据库中有四个关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联系电话)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师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专业)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查询男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