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哪本书中已经出现了12个音调?()A、《左氏春秋》B、《说文》C、《尚书》D、《吕氏春秋》

在下面哪本书中已经出现了12个音调?()

  • A、《左氏春秋》
  • B、《说文》
  • C、《尚书》
  • D、《吕氏春秋》

相关考题:

下面哪本书找不到“忠”字?()A.《尚书》B.《国语》C.《汉书》D.《左传》

在一本300页的书中,数字“1”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  )A.138次B.140次C.148次D.160次

近代民主人士、民主同盟的领导人黄炎培在延安时和毛主席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 忽焉”是出自我国古代哪本古籍? A*《左传》 B.《周易》 C*《尚书》 D*《史记》

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代书法的诸要要素?

“公文”一词最早见于哪本史书?()A、《战国》B、《尚书》C、《春秋》D、《三国志》

“百工不信,是器械若伪,丹漆染色不负”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战国策》B、《吕氏春秋》C、《左氏春秋》D、《资治通鉴》

中国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最早见于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尚书》D、《礼记》

下面哪本书找不到“忠”字?()A、《尚书》B、《国语》C、《汉书》D、《左传》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 《尚书》B、 《诗经·毛诗序》C、 《论语》D、 《春秋》

属于先秦史书的有()。A、《尚书》B、《春秋》C、《左氏春秋》D、《汉书》

下列不属于先秦史书的有()。A、《尚书》B、《春秋》C、《左氏春秋》D、《汉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烹饪理论著作是()。A、《吕氏春秋•本味》B、《齐民要术》C、《随园食单》D、《周礼•天官冢》

伊尹与商汤关于烹调方面的对话,就是饮食文化史上最早的文献()A、《吕氏春秋•本味》B、《礼记•内则》C、《论语•乡党》D、《尚书•酒诰》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A、《今文尚书》B、《尚书正义》C、《古文尚书》D、《古文今古文注疏》

阴阳的记载始于()A、《周易》B、《尚书》C、《周礼》D、《吕氏春秋》E、《淮南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此说出自()A、《宋书·谢灵运传论》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D、《周易·中浮》九二

多选题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A《今文尚书》B《尚书正义》C《古文尚书》D《古文今古文注疏》

单选题《吃饭》一文提及的古代典籍中,把“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的是()A《尚书》B《礼记》C《论语》D《吕氏春秋》

多选题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已经完整地出现在(  )一书中。A《吕氏春秋》B《尚书•尧典》C《史记•天官书》D《淮南子》

单选题在一本300页的书中,数字“1”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  )A140B160C180D120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先秦史书的有()。A《尚书》B《春秋》C《左氏春秋》D《汉书》

单选题中国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最早见于哪本书?()A《论语》B《孟子》C《尚书》D《礼记》

单选题将“和”视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最早出现在()。A《尚书》B《老子》C《论语》D《说文》

单选题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此说出自()A《宋书·谢灵运传论》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D《周易·中浮》九二

单选题阴阳的记载始于()A《周易》B《尚书》C《周礼》D《吕氏春秋》E《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