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一词中格字解释正确的是()。A、推究B、纠正C、限制D、衡量

“格物致知”一词中格字解释正确的是()。

  • A、推究
  • B、纠正
  • C、限制
  • D、衡量

相关考题:

我国古代“教育”二字一般很少在一起使用,最早把“教育”二字连成一词使用的是《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是() A格物致知B三字经C蒙求D幼稚园的自然

格物致知 名词解释

下列常量中格式正确的是( )。 A.$1.23E4B.”汁算机”等级考试”C.False. 下列常量中格式正确的是( )。A.$1.23E4B.”汁算机”等级考试”C.False.D.{^2003/01/1 3)

下列常量中格式正确的是( )。A.12300B.计算机"等级考试"C..False.D.{^2003/01/13}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A、《中庸》B、《论语》C、《孟子》D、《大学》

古本《大学》没有详细解释“三纲”和“格物致知”。

以下哪门学问中出现了“格物致知”?()A、经学B、古典解释学C、训诂学D、以上都是

程颢和程颐把格物致知完全解释清楚了。

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什么是“格物致知”?

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E、儒家强调科学实证

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B、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的本义是()。

“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矢锋()

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E、儒家强调严密的科学实证

名词解释题格物致知

名词解释题格物致知论

判断题古本《大学》没有详细解释“三纲”和“格物致知”。A对B错

单选题“格物致知”一词出自()。A《中庸》B《论语》C《孟子》D《大学》

判断题程颢和程颐把格物致知完全解释清楚了。A对B错

单选题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B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

单选题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多选题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E儒家强调科学实证

名词解释题二程之格物致知

单选题“格物致知”一词中格字解释正确的是()。A推究B纠正C限制D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