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 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 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压缩性土。A 非B 低C 中D 高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 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 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压缩性土。
A

B

C

D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条形基础埋深3m,宽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m3,偏心弯矩为50kN.m/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则该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A、141、6kPaB、212、1PaC、340、3PaD、180、5Pa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3.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14 B、19 C、23 D、28

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 14B 19C 23D 28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7.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和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分别为(  )kPa。 A. 70.6;141.3 B. 73.4;141.3 C. 70.6;119.0 D. 73.4;119.0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5.当Fk=300kN/m,Mk=0,b=2.2m,x=1.1m,验算条形基础翼板抗弯强度时,假定可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进行,则翼板根部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61.53 B. 72.36 C. 83.07 D. 97.69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4.假定fa=165kPa,Fk=300kN/m,Mk=150kN·m/m。当x值满足题(2)的要求(即基底反力呈矩形均匀分布状态)时,其基础底面最小宽度b最接近于(  )m。 A. 2.07 B. 2.13 C. 2.66 D. 2.97

墙下条形基础及地基土剖面如图18所示,墙宽400m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埋置深度2m,持力层厚度3m,基础自重和基础台阶上土重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已知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400kN/m,弯矩设计值M=30kN·m/m,地基土的指标见下表。在表中,第1层土的孔隙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孔隙比最接近于0、80B、孔隙比最接近于0、85C、孔隙比最接近于1、10D、孔隙比最接近于0、95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6.假定Fk、Mk、b和x值同题(5),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s1=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s2=2MPa,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最接近于(  )kPa。 A. 63.20 B. 64.49 C. 68.07 D. 69.47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1.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  )压缩性土。 A. 非 B. 低 C. 中 D. 高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γ=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2m,已知扩散角θ= 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 35kPa (B) 45kPa(C) 57kPa (D) 66kPa

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按地基承载力计算条形基础宽度时,使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且无零应力区,问基础宽度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A、1、5mB、2、3mC、3、4mD、4、1m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为(  )m。A.1.6B.3.0C.4.0D.4.5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当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时,作用在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最接近(  )。 A. 182.5kPa B. 150kPa C. 139.86kPa D. 120kPa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A.30.5B.32.9C.34.0D.35.5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当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时,作用在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k最接近于(  )kPa。A.182.5B.150C.148.8D.120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计算地基变形时,该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 A. 114.36kPa B. 123.3kPa C. 143.1kPa D. 157.0kPa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计算地基变形时,该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A.99.3B.120.0C.143.1D.157.0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假定勘察报告提供①黏性土土层的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8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2kPa,该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Pa。A.162.0B.176.0C.78.7D.189.2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条件同题(6),则在该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最接近于(  )MPa。A.6.25B.6.66C.6.92D.7.20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A. 1.6m B. 3.0m C. 4.0m D. 4.45m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当①黏性土土层由平板载荷试验测得3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fak1=150kPa,fak2=146kPa,fak3=158kPa,可确定该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最接近于(  )kPa。A.137.3B.151.3C.170.0D.185.0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 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 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压缩性土。A 非B 低C 中D 高

单选题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γ=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2010年真题]A35kPaB45kPaC57kPaD66kPa

单选题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其压缩系数a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  )压缩性土。A非B低C中D高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 k,弯矩M k。已知计算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 G=20kN/m 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假定M k≠0,则下图中尺寸x满足下列何项关系式时,其基底反力呈矩形均匀分布状态?()A AB BC CD D

单选题条形基础埋深3m,宽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m,偏心弯矩为50kN•m/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则该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A 141.6kPaB 212.1PaC 340.3PaD 180.5Pa

单选题(2013)条形基础埋深3m,宽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m,偏心弯矩为50kN·m/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则该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A141.6kPaB212.1PaC340.3PaD180.5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