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16岁。腹泻便秘交替,进行性消瘦2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面密布大小不一的息肉状肿物。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大体观如图,镜检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A结肠增生性息肉B结肠幼年性息肉C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D结肠癌E结肠多发性癌

单选题
患者男性,16岁。腹泻便秘交替,进行性消瘦2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面密布大小不一的息肉状肿物。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大体观如图,镜检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A

结肠增生性息肉

B

结肠幼年性息肉

C

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D

结肠癌

E

结肠多发性癌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A、结肠次全切除术B、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D、电灼摘除息肉E、单腔回肠造瘘术

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钡灌肠见肠管迅速充盈,遇有强烈收缩时结肠变细,成条索状或结节性痉挛:A.先天性巨结肠B.肠易激综合征C.便秘D.直肠癌E.结肠癌

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1.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A、Peutz-Jeghers息肉B、幼年性息肉C、化生性息肉D、结肠家族性腺瘤病E、黏膜肥大性赘生物

男性,20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A.神经纤维瘤病B.结肠癌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炎性息肉E.家族性大肠癌

男性,20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的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A.结肠腺瘤B.结肠癌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神经纤维瘤病

男性,20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A.结肠癌B.结肠腺瘤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神经纤维瘤病E.家族性大肠癌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A.单腔回肠造瘘术B.结肠次全切除输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D.电灼摘除息肉E.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

患者,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粘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关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大便时为黏液血便B. 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C. 息肉以位于小肠为主D. 直肠指诊可触及息肉E. 钡灌肠可见结肠多处或广泛充盈缺损

患者,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粘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A. 全结肠切除. 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B. 结肠次全切除术C. 单纯回肠造瘘术D. 电灼摘除息肉E. 经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査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A.单腔回肠造瘘术B.结肠次全切除输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D.电灼摘除息肉E.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

男性,20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4年。肠镜检査,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的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A.结肠腺瘤B.结肠癌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神经纤维瘤病

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1.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Peutz-Jephers息肉B、腺瘤C、血吸虫性息肉D、幼年性息肉E、增生性息肉

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钡灌肠见肠管迅速充盈,遇有强烈收缩时结肠变细,成条索状或结节性痉挛:()A、先天性巨结肠B、肠易激综合征C、便秘D、直肠癌E、结肠癌

患者男性,16岁。腹泻便秘交替,进行性消瘦2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面密布大小不一的息肉状肿物。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大体观如图,镜检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A、结肠增生性息肉B、结肠幼年性息肉C、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D、结肠癌E、结肠多发性癌

患者男性,16岁。腹泻便秘交替,进行性消瘦2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面密布大小不一的息肉状肿物。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有关该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直肠,亦见于结肠其他部位B、常具有家族遗传性C、不但癌变率高,而且易早期发生癌变D、为典型的癌前病变E、镜下增生的组织与正常黏膜无差别

患者男性,70岁。便血,大便变细一年。结肠镜见齿状线以上5cm处黏膜面一巨大肿物,环绕肠管,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肿块镜下观如图所示,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A、Crohn病B、高分化腺癌C、中分化腺癌D、低分化腺癌E、黏液腺癌

患者男性,52岁,间断便血1个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约2.5cm横结肠息肉,基底广,活检后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下一步治疗最佳的是()。A、结肠镜下局部电灼圈套切除治疗B、开腹行局部肠管切除吻合手术C、药物治疗D、定期复查E、行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

男,24岁。低热、右下腹痛、腹泻3个月。有时腹泻便秘交替。临床考虑克罗恩病。如果行结肠镜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改变是()A、肠腔狭窄B、裂隙状溃疡和铺路石样黏膜C、结肠多发性息肉D、结肠黏膜重度糜烂E、结肠多发性溃疡

患者,女,40岁。反复腹泻便血入院。结肠镜示直肠肠腔内一菜花样肿物,大小3cm×3cm×2cm,表面出血坏死。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关于该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A、临床可出现便秘和肠梗阻现象B、最常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C、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黏液,部分形成囊腺样结构D、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分化程度、浸润深度E、发病高峰为20~30岁

单选题男,24岁。低热、右下腹痛、腹泻3个月。有时腹泻便秘交替。临床考虑克罗恩病。如果行结肠镜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改变是()A肠腔狭窄B裂隙状溃疡和铺路石样黏膜C结肠多发性息肉D结肠黏膜重度糜烂E结肠多发性溃疡

单选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钡灌肠见肠管迅速充盈,遇有强烈收缩时结肠变细,成条索状或结节性痉挛:()A先天性巨结肠B肠易激综合征C便秘D直肠癌E结肠癌

单选题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1.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Peutz-Jephers息肉B腺瘤C血吸虫性息肉D幼年性息肉E增生性息肉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便血,大便变细一年。结肠镜见齿状线以上5cm处黏膜面一巨大肿物,环绕肠管,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肿块镜下观如图所示,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ACrohn病B高分化腺癌C中分化腺癌D低分化腺癌E黏液腺癌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反复腹泻便血入院。结肠镜示直肠肠腔内一菜花样肿物,大小3cm×3cm×2cm,表面出血坏死。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关于该肿瘤描述错误的是()A临床可出现便秘和肠梗阻现象B最常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C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黏液,部分形成囊腺样结构D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分化程度、浸润深度E发病高峰为20~30岁

单选题患者,男,28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可见密布的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  )。A神经纤维瘤病B结肠癌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结肠腺瘤E家族性大肠癌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便血,大便变细一年。结肠镜见齿状线以上5cm处黏膜面一巨大肿物,环绕肠管,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该病好发的部位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B盲肠C升结肠D降结肠E横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