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若组成为zi的物系,ΣKixi1且Σyi/Ki1,其相态为气液两相。A对B错

判断题
若组成为zi的物系,ΣKixi>1且Σyi/Ki>1,其相态为气液两相。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KiXi-1>0,且∑Zi/Ki1且Ki/Zi>1B.∑KiZi>1且Ki/Zi1D.∑KiZi0,A210时()。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则说明计算的压力偏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

在待排序的一组关键码序列 k1,k2,,,kn 中,若 ki和kj相同,且在排序前ki先于kj, 那么排序后,如果ki和kj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ki仍领先于kj,则称此类排序为稳定的。若在排序后的序列中有可能出现kj领先于ki的情形,则称此类排序为不稳定的。( )是稳定的排序方法。A. 快速排序 B. 简单选择排序 C. 堆排序 D. 冒泡排序

在待排序的一组关键码序列k1,k2,…,kn中,若ki和kj相同,且在排序前ki领先于kj,那么排序后,如果ki和kj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ki仍领先于kj,则称此类排序为稳定的。若在排序后的序列中有可能出现kj领先于ki的情形,则称此类排序为不稳定的。( )是稳定的排序方法。A.快速排序B.简单选择排序C.堆排序D.冒泡排序

在温度恒定为100℃,体积为2dm3的容器中,含有0. 04 mol的水蒸气。若再向上述容器中加入0. 02 mol的H2O(l),平衡后容器中的H2O必然为( )。A.气态B.液态C.气、液两相平衡D.无法确定其相态

根据闭合导线点坐标,可用()公式计算其闭合图形内的面积A。A、A=∑(xi-l-xi)(yi-1-yi)B、2A=∑xi(yi-l-yi+1)C、A=∑xi (yi-yi-1)D、2A=∑yi(xi-xi-1)

吸收过程是溶质()的传递过程。A、从气相向液相B、气液两相之间C、从液相向气相D、任一相态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表示区域D上地形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Vi=(Xi,Yi,Zi),i=1,2,…n},其中Zi是(Xi,Yi)对应的高程。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采用顶空取样,若气,液两相的比例不同,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分别用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分离原料数量和组成相同的物系,用平衡蒸馏所得馏出物气相总组成为xD1,用简单蒸馏所得馏出物气相总组成为xD2,若两种方法所得的气相量相同,则()A、xD1<xD2B、xD1=xD2C、xD1>xD2D、无法判断

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当脱吸因数s1时,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液两相平衡出现在()。A、塔顶B、塔底C、塔上部D、塔下部

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A、0B、1C、2D、3

恒沸混合物()A、气液两相的量相同B、气液两相中某种组分B的物质的量相同C、气液两相的组成相同D、气液两相的组成相同,在P-X图和在T-X图上均为同一值

部分互溶双液系,一定温度下若出现两相平衡,则()A、体系的组成一定B、两相的组成与体系的总组成无关。且两相的量之比为常数C、两相的组成与体系的总组成关有。且两相质量分数之比为常数D、两相的组成不定

液相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其蒸气压-组成曲线上若出现最高点,该点的气相组成为YB,液相组成为XB,则YB()XB。(填大于、等于、小于)

填空题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其相态为()

填空题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吸收因子A1时,若填料层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达到平衡。

填空题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

单选题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A塔顶B塔底C塔中部D塔外部

填空题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

单选题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

填空题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

单选题根据闭合导线点坐标,可用()公式计算其闭合图形内的面积A。AA=∑(xi-l-xi)(yi-1-yi)B2A=∑xi(yi-l-yi+1)CA=∑xi (yi-yi-1)D2A=∑yi(xi-xi-1)

判断题数字地面模型DTM是表示区域D上地形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Vi=(Xi,Yi,Zi),i=1,2,…n},其中Zi是(Xi,Yi)对应的高程。A对B错

判断题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采用顶空取样,若气、液两相的比例不同,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A对B错

填空题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