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KIT基因改变的主要形式有()。A点突变B复制C插入D扩增E复合型突变

多选题
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KIT基因改变的主要形式有()。
A

点突变

B

复制

C

插入

D

扩增

E

复合型突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GIST错误的是( )。A、判断间质瘤良恶性的组织学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分裂像计数,结合肿瘤体积大小B、起源于胃肠道管壁的细胞C、>80%的GIST的KIT及S-100表达阳性D、可显示为平滑肌和神经成分两种分化的肿瘤E、核分裂 > 5/per50HPF,无论肿瘤大小都属于恶性

下列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中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起源于胃、小肠、结肠、直肠、食管B、除了PDGFRA外,KIT基因突变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征C、在GIST生物学行为中,KIT基因的外显子13、17、9,尤其是外显子11发挥重要作用D、在GIST的发展过程中,KIT基因在其术后复发和化疗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手术是治疗GIST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复发十分常见

通过以下哪些免疫组化指标可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 A、CD117B、CD34C、DOG-1D、KIT基因检测E、PDGFA基因检测

下列关于抑癌基因描述正确的是( ) A、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该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该基因正常表达B、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该肿瘤中这种抑癌基因应有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C、对于与某种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将这种基因的野生型导入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改变其恶性表型D、抑癌基因的促癌作用一般是在两个等位基因都丢失或失活后表现出来E、抑癌基因都是以缺失或突变的形式失活

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KIT基因改变的主要形式有()。A、点突变B、复制C、插入D、扩增E、复合型突变

1998年日本学者的研究结果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发病机制认识和治疗作出突破性贡献,他们发现了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起关键作用的突变基因是()。A、PDGFRaB、p53C、KITD、RasE、EGFR

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大部分肿瘤存在KIT基因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但是有少数类型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呈KIT基因野生型,它们是()。A、家族型B、儿童型C、神经纤维病型D、Carney三联症E、胃肠道外间质肿瘤

关于抑癌基因,叙述正确的有()。A、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此基因不表达B、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此基因正常表达C、该肿瘤中此基因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D、该肿瘤中此基因结构和功能均正常E、将此基因的野生型导入此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逆转恶性表型

多选题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中,大部分肿瘤存在KIT基因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但是有少数类型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呈KIT基因野生型,它们是()。A家族型B儿童型C神经纤维病型DCarney三联症E胃肠道外间质肿瘤

单选题关于GIST错误的是()。A判断间质瘤良恶性的组织学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分裂像计数,结合肿瘤体积大小B起源于胃肠道管壁的细胞C>80%的GIST的KIT及S-100表达阳性D可显示为平滑肌和神经成分两种分化的肿瘤E核分裂>5/per50HPF,无论肿瘤大小都属于恶性

单选题关于GIST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胃肠道管壁的细胞B可显示为平滑肌和神经成分两种分化的肿瘤C80%的GIST的KIT及S-100表达阳性D判断间质瘤良恶性的组织学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分裂像计数,结合肿瘤体积大小E核分裂5/per50HPF,无论肿瘤大小都属于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