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
A

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B

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C

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D

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E

以上都不对


参考解析

解析: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求得的发病率只是一个观察值,男女间的发病率是否有差异,不能只看到观察值就下结论,要考虑抽样误差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假设检验才能下结论。

相关考题:

(共用材料)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人口男多于女。 如要进行比较,适当的方法是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进行比较的χ 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两个率进行比较的t检验E.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此资料违反了相对数注意事项中的哪一点A.计算时分母不宜过小B.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C.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D.资料的相对比应注意可比性E.对样本率的比较应遵循随机抽样,要作假设检验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已知男性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个省的总发病率,但甲省人口女多于男,而乙省男多于女,适当比较方法是A.两个率比较的Y2检验B.分性别进行比较C.无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E.两个率比较的正态性检验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l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抽样调查某地5~15岁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 21.2%和19.1%,可认为()。 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调查有误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判定该药是否能够预防流感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能够预防流感C.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D.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E.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组别观察人数未发患者数发病率(%)未服药组18013027.78服药组230190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 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对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抽样研究,以比较两地的发病率,可用以下指标得出结论A.两地某病的各自总发病率直接比较B.两地某病的各年龄段发病率直接比较C.两地某病的标化率直接比较D.两地某病的标化率的假设检验E.以上都不行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未发病人数发病率(%) 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 服药组 230 190 17.39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女童泌尿道感染发病率高于男童的原因是A.女童尿道短,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B.女童便秘发生率高C.女童输尿管较长且弯曲D.女童膀胱位置偏高E.女童肾脏位置较低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已知男性的乙肝发病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地居民总的乙肝发病率,但甲地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地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χ检验C.不具可比性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标化率E.用同等数量男或女进行比较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应增加气温数据才能比较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女童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于男童的主要原因( )A.女童便秘发生率高B.女童膀胱位置较高C.女童尿道短且接近肛门D.女童肾脏位置较低E.女童输尿管较长而弯曲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地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方法是()。A、分性别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E、对当地人口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未服药组,观察人数180、未发患者数130、发病率(%)27.78%;服药组:观察人数230、未发患者数190、发病率(%)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地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方法是()。A、分性别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E、对当地人口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单选题调查某地经济收入与某病发病率间的关系,发现收入低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高;收入高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搜集10个乡的资料并计算出积差相关系数r为负值,作假设检验后P,0.05,结论认为两变量间确有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存在的问题是()A样本例数不够多B没有绘制散点图C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D收入与发病率间不能计算相关系数E数据不满足双变量正态的要求,应作秩相关分析

单选题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  )。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女童泌尿道感染发病率高于男童的原因是()A女童尿道短,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B女童便秘发生率高C女童输尿管较长且弯曲D女童膀胱位置偏高E女童肾脏位置较低

单选题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地居民的钩虫感染率,适当的方法是()。A分性别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E对当地人口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组别观察人数未发患者数发病率(%)未服药组18013027.78服药组230190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女童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于男童的主要原因( )A.女童输尿管较长而弯曲B.女童尿道短且接近肛门C.女童膀胱位置较高D.女童肾脏位置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