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跌倒评分为高危患者列为高危风险重点监测管理。A对B错

判断题
跌倒评分为高危患者列为高危风险重点监测管理。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哪些情况可列为高危儿?

患者VTE风险评估()。 A、0-1分低危,2分中危,3-4分高危,极高危≥5分。B、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中度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2次,高风险及以上患者每日评估。C、共40个危险因素。累计加分,如果有5分危险因素直接列为高风险。

医院内感染常规监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监测B.漏报率监测C.高危因素监测D.暴发流行监测E.传染病报告卡监测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步骤分别有() A.评估-是否有跌倒高危因素、评判-辨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介入措施-制定适合个人的跌倒的防范措施B.评估-是否有跌倒高危因素、评定-辨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介入措施-制定适合个人的跌倒的防范措施C.评估-是否有跌倒高危因素、评定-辨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介入措施-制定适合大众的跌倒的防范措施D.评估-是否有跌倒普遍因素、评定-辨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介入措施-制定适合个人的跌倒的防范措施E.探究-是否有跌倒高危因素、评定-辨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介入措施-制定适合个人的跌倒的防范措施

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A、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B、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C、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D、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E、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 )A.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B.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C.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D.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E.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正确的是()A、高危药品可按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进行管理B、10%氯化钾注射液为A级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及使用C、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D、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不是高危药品,使用时无需双人签名E、科室建立常备高危药品基数及点班本,班班交接

跌倒评分为高危患者列为高危风险重点监测管理。

以下关于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不正确的是()A、将一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B、高危药品可按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进行管理C、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D、10%氯化钾注射液为A级高危药品E、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不是高危药品,使用时无需双人签名

目标监测是针对感染高危人群、高发部位、高危因素等开展的监测。

医院内感染常规监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监测B、漏报率监测C、高危因素监测D、暴发流行监测E、传染病报告卡监测

《高危风险作业项目管理制度》中高危风险项目应严格执行“六不开工”的要求是什么?

预防压疮的第一步是()A、压疮风险评估B、合理安置压疮高危患者体位C、高危人群给予重点关注D、系统的皮肤评估

中文版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跌倒危险评定量表评估得分范围:0-35分,低危跌倒风险值:0-6分;中危跌倒风险值:7-13分;高危跌倒风险值:13分。

护理重点环节包括哪些内容()A、重点科室(高风险科室)B、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用药等重点环节。C、重点病人D、重点员工E、高危物品的管理

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分者按照跌倒高危人群管理流程实施,签署告知书A、2B、4C、6D、8

Essen脑卒中评分为5分,该患者为何风险()A、无危险B、低危C、高危D、极高危

Carini血栓风险评估为三分,该患者属于血栓()A、低危险B、中危风险C、高危风险D、极高危风险

MFS评价标准:MFS评分25-45分为低风险,需要实施高危跌倒预防。

判断题MFS评价标准:MFS评分25-45分为低风险,需要实施高危跌倒预防。A对B错

单选题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  )。A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B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C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D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E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单选题Essen脑卒中评分为5分,该患者为何风险()A无危险B低危C高危D极高危

多选题护理重点环节包括哪些内容()A重点科室(高风险科室)B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用药等重点环节。C重点病人D重点员工E高危物品的管理

单选题预防压疮的第一步是()A压疮风险评估B合理安置压疮高危患者体位C高危人群给予重点关注D系统的皮肤评估

判断题中文版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跌倒危险评定量表评估得分范围:0-35分,低危跌倒风险值:0-6分;中危跌倒风险值:7-13分;高危跌倒风险值:13分。A对B错

单选题Carini血栓风险评估为三分,该患者属于血栓()A低危险B中危风险C高危风险D极高危风险

单选题医院内感染常规监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监测B漏报率监测C高危因素监测D暴发流行监测E传染病报告卡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