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材料的疲劳曲线通常是在()条件下经疲劳试验得出的。A脉动循环变应力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C对称循环变应力D非脉动循环变应力

单选题
材料的疲劳曲线通常是在()条件下经疲劳试验得出的。
A

脉动循环变应力

B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C

对称循环变应力

D

非脉动循环变应力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如果想单独研究显微组织结构强化机制对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的影响,在疲劳试验中,只有采用()试验方法,才能完全避开残余应力强化因素的干扰。 A、疲劳B、弯曲疲劳C、金属疲劳D、扭转疲劳

过载抗力一般可用通过试验建立的______来表示。 A.过载损害界B.疲劳曲线C.缺口敏感度D.应力集中系数

在飞机研制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选用贵但轻的金属材料B、合理选用耐疲劳的材料C、对选用的材料进行大量、苛刻的试验D、对主要零部件进行疲劳试验

如下图所示,在疲劳寿命曲线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 B点的横坐标等于材料的强度极限B. A点的纵坐标等于对称循环条件下的材料的疲劳极限C.曲线上各点疲劳寿命相等D. C点的横坐标等于r=0时材料的疲劳极限E. C点的纵坐标等于r=0时材料的疲劳极限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材料的疲劳极限不同B:同一材料、在不同循环特征时的疲劳极限不相同C:同一材料制造的零件在对称循环和脉动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极限不同D:零件疲劳极限的计算式中,表面状态系数恒小于等于1

如下图所示,在疲劳寿命曲线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B点的横坐标等于材料的强度极限B:A点的纵坐标等于对称循环条件下的材料的疲劳极限C:曲线上各点疲劳寿命相等D:C点的横坐标等于r=0时材料的疲劳极限E:C点的纵坐标等于r=0时材料的疲劳极限

下列关于土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试验条件的描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变形模量是在侧向有限膨胀条件下试验得出的B、压缩模量是在单向应力条件下试验得出的C、变形模量是在单向应变条件下试验得出的D、压缩模量是在侧向变形等于零的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过载抗力一般可用通过试验建立的()来表示。A、过载损害界B、疲劳曲线C、缺口敏感度D、应力集中系数

所有可用作制成零件的材料,其疲劳曲线都具有无限寿命区域。

材料的疲劳曲线通常是在()条件下经疲劳试验得出的。A、脉动循环变应力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C、对称循环变应力D、非脉动循环变应力

疲劳曲线

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防止表面疲劳磨损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其光洁度。()

轴传动时轴通常是在变应力条件下工作的,轴的截面尺寸发生突变处要产生()现象,轴的疲劳破坏往往是在此处发生。

钢的疲劳强度极限σ-1=270Mpa,设疲劳曲线方程的寿命指数m=9,应力循环基数N0=5×106,则当应力循环次数N=104时,有限疲劳寿命极限为()MpaA、539;B、135;C、175;D、417

疲劳曲线是在()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σγN与()之间关系的曲线。

金属材料的疲劳曲线有两种类型:()。()。

普通碳钢的疲劳曲线有两个区域:N3N0区为(),N

在疲劳曲线上,以循环基数N0为界分为两个区:当N≥N0时,为()区;当N<N0时,为()区。

材料的疲劳曲线是表示一定的()下,循环次数N与()的关系;用平均应力σm作横坐标,应力幅σa为纵坐标表示的极限应力图,反映了不同的下,具有不同的()。

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与材料试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是否相同?

经校核发现轴的疲劳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在不增大轴径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疲劳曲线有哪两种?如何定义?

疲劳曲线水平部分所对应的应力,它表示材料经受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该应力值称为()。A、疲劳极限B、最大应力C、断裂应力D、抗拉强度

填空题轴传动时轴通常是在变应力条件下工作的,轴的截面尺寸发生突变处要产生()现象,轴的疲劳破坏往往是在此处发生。

单选题下列关于土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试验条件的描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变形模量是在侧向有限膨胀条件下试验得出的B压缩模量是在单向应力条件下试验得出的C变形模量是在单向应变条件下试验得出的D压缩模量是在侧向变形等于零的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单选题疲劳曲线水平部分所对应的应力,它表示材料经受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该应力值称为()。A疲劳极限B最大应力C断裂应力D抗拉强度

判断题所有可用作制成零件的材料,其疲劳曲线都具有无限寿命区域。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