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

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


相关考题: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病人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于输血外渗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护士要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走向向前推进0.5cm,并固定妥当B、穿刺时避开关节、静脉窦、瘢痕、红肿、炎症和皮肤溃烂处,选择粗、直的血管C、输血过程中经常巡视,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D、一旦发现血液外渗,立即关闭输血调节器,拔除针头,重新穿刺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出导管后几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血管导管感染外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的感染()

关于美国CDC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判定,说法错误的是()。 A、穿刺部位2CM内局部皮肤红、肿、热、痛B、穿刺部位有硬块C、血培养阳性D、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

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B、有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操作指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C、定期作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D、以上都是。

对皮肤-管连接处和周围组织的观察和评价内容中,错误的是() A.每天对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评估,透过敷料来触诊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压痛B.如果患者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为CRBSI的表现,应去除不透明的敷料并进行观察C.如患者出现静脉炎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D.每日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时,应立即拔除导管

静脉治疗过程中发现()临床表现,提示静脉炎的发生。 A.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B.输液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C.穿刺部位血管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D.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E.患者体温高

穿刺部位感染指血管导管穿刺部位()范围内的局部红肿热痛及或脓性分泌物。 A.1cmB.2cmC.3cmD.4cmE.5cm

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A.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按压止血60分钟B.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C.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口服抗凝药D.严密观察穿刺肢体肤色E.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8小时

穿刺部位感染指血管导管穿刺部位()范围内的局部红肿热痛及或脓性分泌物。A、1cmB、2cmC、3cmD、4cmE、5cm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就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拔出血管内导管()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有发热(体温>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A、48hB、72hC、24hD、36hE、12h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定时巡视,观察内容包括()。A、患者有无输液反应B、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C、静脉曲张D、肢体活动障碍程度E、血管痉挛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小时内的患者有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A、24小时B、48小时C、12小时D、72小时

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全身临床表现不包括()A、头痛B、高热C、呼吸急促D、寒颤E、穿刺部位红肿热痛

使用CVC导管输液过程中,应()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A、定时B、30minC、1hD、2h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

单选题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正确的是:()。A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B有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操作指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C定期作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D以上都是。

判断题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A对B错

填空题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单选题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全身临床表现不包括()A头痛B高热C呼吸急促D寒颤E穿刺部位红肿热痛

判断题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血管穿刺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A对B错

单选题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A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按压止血60分钟B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C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口服抗凝药D严密观察穿刺肢体肤色E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