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的目的是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退火的目的是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相关考题:

完全退火的目的是在加热过程中,使钢的组织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为细小而均匀的平衡组织,从而降低钢的强度,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内应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分级淬火分级的目的是()。 A、使工件在介质中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C、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B、使工件内外温较为均匀,并减少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D、减少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是在A1点以下(500~600℃),退火过程不发生组织转变。()

去应力退火因加热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工件在加热、保温及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去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A,点以下(500—650℃),故退火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在一定范围内发生马氏体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为( )。A.退火B.淬火C.正火D.回火

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应力。()A、它的工艺过程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以后再缓慢(随炉)冷却至室温。B、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钢不发生相变,残余应力主要是在保温时消除。C、它的工艺过程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D、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钢不发生相变,残余应力主要是在缓慢冷却过程中消除。

钢()的主要目的是把奥氏体画的工件全部淬成马氏体组织。A、回火B、淬火C、正火D、退火

试选择下列工件的退火工艺,并说明其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组织。ZG35(0.35%C)铸钢齿轮。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回火的目的?()A、改善淬火所得到的马氏体组织,以调整改善钢的性能。B、使淬火所得到的马氏体变成稳定组织,保证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形状和尺寸不再改变。C、消除淬火热处理在工件中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D、提高塑性,以便于冷变形加工。

钢退火的目的是使组织细化,降低硬度,改进切削性能。

去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A1点以下达(500~650℃),故退火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残留奥氏体是不稳定的组织,工件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尺寸变化。()

下列关于去应力退火说法错误的是()。A、去应力退火过程中不发生组织上的变化B、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C、内应力会使零件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D、去应力退火加热也是为了获得奥氏体

分级淬火分级的目的是()。A、使工件在介质中的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B、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C、节约能源D、使工件内外温差较为均匀,并减少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

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A、低于B、相当于C、高于D、大大高于

下列关于回火目的正确的是()。A、增大脆性B、提高内应力C、使工件获得适当的硬度D、使淬火组织趋于不稳定

下列关于回火目的不正确的是()。A、降低内应力B、使工件获得适当的硬度C、增大脆性D、使淬火组织趋于稳定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在500℃~600℃,退火过程中不发生组织变化。

在以下加工措施中,()不能防止和减少丝杠的弯曲变形。A、对丝杠进行球化退火,使工件具有稳定的组织B、加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时效处理,减少工件内应力C、在工序间存放时,须将丝杠垂直悬挂D、减少切削用量,较少受力变形

()正火的目的与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正火的冷却速度,故正火后工件的组织较细,强度和硬度较高。A、比淬火稍快B、比淬火稍慢C、比退火稍快D、比退火稍慢

分级淬火的目的是()。A、使工件在介质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B、使工件内外温差较为均匀并减小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C、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

去应力退火时不发生组织转变。

()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适当保温后快冷,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判断题去应力退火时不发生组织转变。A对B错

问答题试选择下列工件的退火工艺,并说明其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组织。ZG35(0.35%C)铸钢齿轮。

单选题分级淬火的目的是()。A使工件在介质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B使工件内外温差较为均匀并减小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C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