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4泵排污水中的乙腈控制范围()。A、≤100ppmB、≤30ppmC、≤50ppmD、≤75ppm

P304泵排污水中的乙腈控制范围()。

  • A、≤100ppm
  • B、≤30ppm
  • C、≤50ppm
  • D、≤75ppm

相关考题:

国家规定的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最高浓度()。 A、10ppmB、30ppmC、50ppmD、100ppm

不锈钢管法兰连接时,使用非金属垫片,其垫片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A、15ppmB、25ppmC、50ppmD、75ppm

氨泄漏报警大于()。A、20ppmB、30ppmC、50ppmD、100ppm

出装置净化水中甲醇含量不超过()。A、100ppmB、110ppmC、100ppbD、200ppm

回流泵(P304)电机的额定功率为()KW。A、20B、7.5C、20D、110

二氯DMF的流动相为 ()。A、乙腈+水=40+60B、乙腈+水=50+50C、乙腈+水=60+40

乙腈塔停车处理时,应()。A、适当开大回收塔乙腈侧线抽出阀B、关小回收塔乙腈侧线抽出阀C、适当降低乙腈塔顶回流D、增大乙腈外送量

可造成回收塔顶乙腈超标原因很多,如溶剂水中乙腈含量高、侧线乙腈抽出量小、()等均可导致塔顶乙腈超标。A、进料温度高B、溶剂水量过大C、回收塔灵敏板温度过高D、回收塔灵敏板温度过低

设计上要求溶剂水中乙腈含量应不大于()ppm。A、10B、50C、100D、300

回收塔顶的乙腈浓度受溶剂水中乙腈浓度的影响既激烈又迅速。因溶剂水中80%的乙腈将随丙烯腈在回收塔顶蒸出。()

下列选项属于离心泵泵的是()。A、P601B、P501C、P202D、P304

循环水中Cl-含量应()A、<10ppmB、<30ppmC、<50ppmD、<100ppm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正己烷,极性大小顺序为()A、乙腈水甲醇正己烷B、水乙腈甲醇正己烷C、乙腈甲醇水正己烷D、水甲醇乙腈正己烷

RH-KTB法对一些关注的元素能够降到较低水平,处理后钢液中()A、W[H]1.5ppmB、W[N]30PPmC、W[S]50PPmD、W[O]30ppmE、W[C]20ppm

将水、甲醇、乙腈按50%、20%、30%的比例进行混合,正确的标示为()。A、水:甲醇:乙腈(50:20:30)B、水-甲醇-乙腈(50:20:30)C、水:甲醇:乙腈(50-20-30)D、水-甲醇-乙腈(50-20-30)

腈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降低,()以上难溶于水。A、丁腈B、戊腈C、己腈D、庚腈

生产中回收塔灵敏板温度过低,将有可能会导致()。A、乙腈塔进料中丙烯腈超标B、乙腈在系统内积累C、溶剂水中乙腈超标D、回收塔无法操作

T103塔顶馏分中乙烯基乙炔的浓度标准是()。A、≤100ppmB、≤30ppmC、≤50ppmD、≤75ppm

经过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合格污水,含油量低于()准直接排入海中。A、10PPmB、30PPmC、50PPmD、65PPm

丙烯腈生产主要副产物是()。A、丙烯醛、乙腈B、乙腈、氰化氢C、乙腈、氰化氢、丙烯酸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中多环芳烃时,样品浓缩后的复溶剂可以是()A、甲醇B、甲醇/水C、乙腈D、乙腈/水

含氰(腈)废水中毒性最强的是()。A、丙烯腈B、乙腈C、游离氰化物D、络合氰化物

单选题将水、甲醇、乙腈按50%、20%、30%的比例进行混合,正确的标示为()。A水:甲醇:乙腈(50:20:30)B水-甲醇-乙腈(50:20:30)C水:甲醇:乙腈(50-20-30)D水-甲醇-乙腈(50-20-30)

单选题丙烯腈生产主要副产物是()。A丙烯醛、乙腈B乙腈、氰化氢C乙腈、氰化氢、丙烯酸

单选题含氰(腈)废水中毒性最强的是()。A丙烯腈B乙腈C游离氰化物D络合氰化物

多选题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中多环芳烃时,样品浓缩后的复溶剂可以是()A甲醇B甲醇/水C乙腈D乙腈/水

单选题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正己烷,极性大小顺序为()A乙腈水甲醇正己烷B水乙腈甲醇正己烷C乙腈甲醇水正己烷D水甲醇乙腈正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