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1″D、无法判断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 A、不相等
  • B、相等
  • C、最高为+1″
  • D、无法判断

相关考题:

所谓“等精度观测”,是指( )。 A.观测条件相同B.仪器的精度相等C.各观测值的真误差相等D.观测时的气候条件一样

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A:5.78"B:17.3"C:10"D:30"

对某三角形进行了6次等精度观测,其三角形闭合差(真误差)为-4″,-3",0″,+1″,+1",+5″。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A:相等B:有-4",-3",0″,+1″,+1″,+5″各值,都有可能,不能确定C: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5″D:有一个三角形的观测值没有误差0".,精度最高

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进行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σβ=9″,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A:27"B:9″C:15.6″D:5.2″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独立的重复观测,得到一系列的观测值为()。A、不等精度观测值B、不等误差观测值C、等精度观测值D、等误差观测值

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A、N倍;B、N1/2倍;C、N﹣1/2倍;D、N/2倍;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 4″,需观测()个测回。A、2  B、3  C、4  D、5

对三角形进行5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1″D、最高为+3″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个真值已知的量进行多次观测,由于各观测值的真误差大小各不相同,故各观测值的精度亦不相同,其中真误差小的观测值比真误差大的观测值的精度高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欲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个测回。A、2B、3C、4D、5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1″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改组观测值的精度()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1″D、最低为+1″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为±3″,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1.4″,需观测()个测回。A、2B、3C、4D、5

若对某角观测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2.5″,需要观测()个测回。A、3B、4C、5D、6

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为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设对某三角网进行同精度观测,得三角形角度闭合差分别为:3秒,-3秒,2秒,4秒,-2秒,-1秒,0秒,-4秒,3秒,-2秒,则测角中误差为()秒。

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1/n倍。

在等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通常以()中误差作为限差。A、1倍B、2倍C、3倍D、4倍

单选题对三角形进行5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1″D最高为+3″

单选题若对某角观测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2.5″,需要观测()个测回。A3B4C5D6

判断题观测条件不相同的观测叫不等精度观测,其权也不相等。A对B错

单选题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AN倍;BN1/2倍;CN﹣1/2倍;DN/2倍;

判断题观测条件不同的观察叫不等精度观测,其权也不相等。A对B错

单选题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

单选题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 4″,需观测()个测回。A2  B3  C4  D5

判断题中误差是衡量观测结果精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两组观测结果的中误差相等,就说明这两组观测结果精度相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