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 4″,需观测()个测回。A、2  B、3  C、4  D、5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 4″,需观测()个测回。

  • A、2  
  • B、3  
  • C、4  
  • D、5

相关考题:

等精度观测某水平角,设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8″,欲使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4″,则该水平角至少应该观测() A、2测回B、3测回C、4测回D、5测回

对某角观测9测回,每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那么该角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A、(2/3)‡B、2‡C、18‡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A、±10″B、±20″C、10″D、20″

已知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为±6″,用此经纬仪观测一三角形的所有内角,各角均采用一测回观测,则三角形的角度容许闭合差为(  )。 A、±10″ B、±15″ C、±21″ D、±30″

已知某经纬仪观测一角度的一测回中误差为±8.5",用此经纬仪观测某三角形的各内角,设各角均采用一个测回观测,则三角形的角度容许闭合差为(  ):A.±10"B.±15"C.±21"D.±30"

设对某角观测一个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σβ=6″,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σL=2″,需要观测()个测回。A:2B:3C:6D:9

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A、±2.1″B、±1.0″C、±4.2″D、±8.5″

对某角观测了9个测回,每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则该角平均值的中误差是()。A、±0.67″B、±2″C、±18″D、±6″

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8″,若要使测角中误差达到±4″,则需观测()个测回。A、1B、2C、3D、4

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该角的算术平均值;②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③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在经纬仪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都必须进行盘左(也称上半测回)和盘右(也称下半测回)两个位置进行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限差时,合为一测回,取()作为角的观测结果。A、上半测回角值B、下半测回角值C、某半测回角值D、平均值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欲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个测回。A、2B、3C、4D、5

设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6,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A、±1B、±1.5C、±2D、±3

设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A、±2.1B、±1.0C、±4.2D、±8.5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用经纬仪对一角观测了4个测回,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5″,若使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则该角应观测的测回数为()。A、4个测回B、5个测回C、8个测回D、9个测回

设某经纬仪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9″,欲使其一测回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5″。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为±3″,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1.4″,需观测()个测回。A、2B、3C、4D、5

若对某角观测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2.5″,需要观测()个测回。A、3B、4C、5D、6

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用该仪器对某角观测4个测回,则该角值的测角中误差为()A、 ±6″B、 ±4″C、 ±3″D、 ±2″

单选题若对某角观测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要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2.5″,需要观测()个测回。A3B4C5D6

单选题对某角观测9测回,每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那么该角平均值的中误差是()。A(2/3)″;B2″;C18″。

单选题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个测回。A2B3C4D5

单选题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8″,若要使测角中误差达到±4″,则需观测()个测回。A1B2C3D4

单选题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用该仪器对某角观测4个测回,则该角值的测角中误差为()A ±6″B ±4″C ±3″D ±2″

单选题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 4″,需观测()个测回。A2  B3  C4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