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滤光镜因数是4X,使用后增加曝光量为()A、不需要增加B、一级光圈C、二级光圈D、三级光圈

一个滤光镜因数是4X,使用后增加曝光量为()

  • A、不需要增加
  • B、一级光圈
  • C、二级光圈
  • D、三级光圈

相关考题:

下列哪个因素使轧制压力增大()。 A、绝对压下量降低B、轧辊直径减少C、摩擦因数降低D、轧制速度增加

下列影响宽展的因素描述中,随其值的增加使宽展减小的是()。 A、摩擦因数B、轧制道次C、轧辊直径D、相对压下量

胸骨后前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倾斜X线管——使胸椎投影推移B.采用短距离——减少曝光量C.呼吸曝光——使肋骨产生运动模糊D.短时间曝光——增加背景的运动模糊E.中心线倾斜——使心脏投影于胸骨左面

如果使焦-片距增加1倍,其他不变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多少条件曝光才能使胶片得到相等的曝光量A.不变B.原曝光条件的2倍C.原曝光条件的3倍D.原曝光条件的4倍E.不好预测

原稿图像经扫描机构、光学系统和狭缝作用后,使同步转动的感光鼓逐段曝光的方式是()A、狭缝静止曝光方式B、全场扫描曝光方式C、全场静止曝光方式D、狭缝扫描曝光方式

影响滤光境的因数有()A、滤光镜本身的颜色B、滤光镜本身的色度C、拍摄距离D、选择角度E、光源的性质

拍摄雪景中的人物时,要想得到正确的曝光应该()A、增加曝光量B、减少曝光量C、正确曝光

滤光镜的曝光补偿

加用滤光镜后应怎样计算曝光补偿?

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产生反转是由于曝光不足所致B、曲线为线性C、胶片感光速度越快初感点越高D、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成反比E、曲线可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当景物的亮度差小于胶片的宽容度二级时,则曝光的宽容度()。A、较大,曝光时可以增加一级或减少一级曝光量B、只有一个曝光量是合适的C、很小D、以上均对

夏季北京,使用GB21‘的感光片,上午9时左右,顺光,不加滤光镜拍某一景物的曝光值为f/11x1/250秒,则加上因数为2的滤光镜后其曝光值为()A、f/16x1/125B、f/8x1/125C、f/11x1/125D、f/16x1/60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使用一个4X滤光镜后,其曝光控制为()A、需曝光补偿三级B、需曝光补偿二级C、需曝光补偿一级D、相机会自动补偿

由于底片上影象信噪比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增加曝光量有利于缺陷影象识别。

在下列黄颜色滤光镜中,因数最大的是()A、深黄B、中黄C、浅黄D、淡黄

如曝光量增加1倍,底片黑度增加(),该胶片反差系数为()。

单选题DSA检查时,欲使直径1mm的血管与直径2mm的血管得到同样的显示,则与后者相比,前者的检查条件为(  )。A曝光量加倍B曝光量不变,碘浓度加倍C曝光量加倍,碘浓度加倍D碘浓度加倍或曝光量加4倍E碘浓度不变,曝光量加倍

问答题加用滤光镜后应怎样计算曝光补偿?

名词解释题滤光镜的曝光补偿

单选题DSA检查时,欲使一直径2mm的血管与直径4mm的血管得到同样的显示,则与后者相比,前者的检查条件为(  )。A可将碘浓度减半B可将碘浓度增加4倍C可将曝光量加倍D可将曝光量减半E可将曝光量增加4倍

单选题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使用一个4X滤光镜后,其曝光控制为()A需曝光补偿三级B需曝光补偿二级C需曝光补偿一级D相机会自动补偿

单选题原稿图像经扫描机构、光学系统和狭缝作用后,使同步转动的感光鼓逐段曝光的方式是()A狭缝静止曝光方式B全场扫描曝光方式C全场静止曝光方式D狭缝扫描曝光方式

单选题当景物的亮度差小于胶片的宽容度二级时,则曝光的宽容度()。A较大,曝光时可以增加一级或减少一级曝光量B只有一个曝光量是合适的C很小D以上均对

单选题如夏季的北京,使用GB21摄氏度的感光片,上午9时左右,顺光,不加滤光镜时,拍某一景物的曝光值为f/11,1/250秒或f/16,1/125秒。如其他的条件不变,加上了因数为2的滤光镜,则曝光值为:()Af/16,1/16秒Bf/8,1/8秒Cf/16,1/60秒Df/11,1/60秒

单选题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B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C特性曲线也称H-D曲线D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纵坐标为密度E曲线的横坐标为密度,纵坐标为曝光量

单选题加深照片颜色的方法是()A减少曝光量B增加曝光量C在强光下拍摄D增加色彩对比度

单选题一个滤光镜因数是4X,使用后增加曝光量为()A不需要增加B一级光圈C二级光圈D三级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