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2010年的版税(税前)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有多少?

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2010年的版税(税前)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有多少?


相关考题:

某大学讲师写了一本《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版面字数10万字。定价为25元,首印7000册,第一次重印3000册,第二次重印1500册。如果合同约定给付作者基本稿酬为30元£¯千字,印数稿酬为1%,则作者从这本书上多获得的稿酬总数是多少?支付稿酬时,出版社代作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某大学讲师写了一本《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版面字数10万字。定价为25元,首印7000册,第一次重印3000册,第二次重印1500册。如果合同约定给作者支付版税稿酬,版税标准为8%,则作者从这本书上多获得的稿酬总数是多少?支付稿酬时,出版社代作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甲出版社在2004年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2009年的税前版税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某作家应出版社要求写了一本纪实文学,约定第一次按照书出版后的定价和发行册数支付稿酬,再版另行支付稿酬。书出版后,出版社支付该作家2万元稿酬。后该书脱销,出版社再版一次,支付作家1万5千元。请计算:该作家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缴纳?

赵武编写了书稿《第三帝国揭秘》。2009年1月,赵武与甲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合同中约定:赵武授予甲出版社在全球范围内以图书形式出版《第三帝国揭秘》中文版的专有使用权,为期10年。甲出版社按该书的实际销售量向赵武支付版税,版税率为8%;首次和第二次支付时的计付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但不预付版税。 2009年11月,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帝国揭秘》。该书为大32开本,每个页面排29行,每行排30字;正文部分共347面,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版本记录页标明的相关数据为:字数308千字,印数5200册,定价25元。 2009年年底,《第三帝国揭秘》共销售了850册。2010年6月,甲出版社重印《第三帝国揭秘》6000册,当年共销售8750册。2011年10月,甲出版社又重印《第三帝国揭秘》5500册,当年共销售6520册。 甲出版社每次支付版税时,都向赵武详细说明税前版税金额(即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数据计算的应付金额)、按国家规定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和实际支付的税后版税金额。赵武对甲出版社的做法表示满意,因此双方的合作一直顺利。 2012年10月,甲出版社打算出版《第三帝国揭秘》的网络版。经商洽,赵武应甲出版社的要求当场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对原图书出版合同的补充。该《补充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促进作品的合法使用和传播,赵武将《第三帝国揭秘》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甲出版社独家使用;甲出版社按照原图书出版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标准,向赵武支付版税。 甲出版社准备推出《第三帝国揭秘》网络版时,该社的编辑发现,乙文化传播公司已经将《第三帝国揭秘》的电子版收录入该公司制作的"电子图书集成"在互联网上传播,供乙公司的用户有偿浏览或者下载。 甲出版社认为乙公司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利,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上,乙公司出示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和2011年3月赵武与乙公司签订的个人作品许可使用授权书。该授权书约定,赵武将全部个人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专有许可的方式授予乙公司使用,为期10年。因此,乙公司不但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而且还要求甲出版社停止以任何形式发行涉案作品。2009年年底,甲出版社应向赵武支付税前版税多少元?

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国家规划通过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2010年的总印数达到17.8万册,字数为20万字,基本稿酬标准为65元/千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甲出版社究竟应该支付给张强税前稿酬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以验证甲出版社的说法是否属实。

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 问题一: 作者2009年的税前版税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问题二: 作者2010年的版税(税前)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有多少? 问题三: 作者这两年应得的税后收入有多少?

甲、乙两位作者共同创作一部书稿,共40万字,其中甲写作35万字,乙写作5万字。出版社经过选题论证和审稿,同意接受出版,并计划首次印5000册,定价35元。在签订出版合同时,出版社提出了下列两种付酬方式供作者选择: A.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50元, 印数稿酬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支付。 B.版税:版税率为6%,按印数结算支付。第二次印刷时,按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为甲、乙各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出版社为一部书稿支付作者一次性稿酬10000元,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代为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为()。A、1120B、1000C、2120D、1560

甲、乙两位作者共同创作一部书稿,共40万字,其中甲写作35万字,乙写作5万字。出版社经过选题论证和审稿,同意接受出版,并计划首次印5000册,定价35元。在签订出版合同时,出版社提出了下列两种付酬方式供作者选择: A.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50元, 印数稿酬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支付。 B.版税:版税率为6%,按印数结算支付。按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为甲、乙各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某出版社要出版作家的一本小说,由作家提供书稿,然后出版社委托翻译人员进行翻译,整理成中英文对照版以出版发行,出版社与作家和翻译人员达成协定,小说出版后作者、译者都署名,出版社支付给作者10万元,支付给译者2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作者的所得应当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B、翻译人员的所得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C、翻译人员的所得应当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D、作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1.12万元

问答题问题三:甲出版社在2005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2010年的版税(税前)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有多少?

问答题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国家规划通过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2010年的总印数达到17.8万册,字数为20万字,基本稿酬标准为65元/千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问答题【案例】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包括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 000册以下(含5 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 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 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 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 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 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 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己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教,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桂。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睬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思考练习】问题一: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应为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二:甲出版社在2004年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三:甲出版社在2005年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四: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侵犯了陈某的权利?问题五: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也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利?

问答题问题四:甲出版社应向张林支付税前稿酬(即未代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应付稿酬)多少元?

问答题某作家应出版社要求写了一本纪实文学,约定第一次按照书出版后的定价和发行册数支付稿酬,再版另行支付稿酬。书出版后,出版社支付该作家2万元稿酬。后该书脱销,出版社再版一次,支付作家1万5千元。请计算:该作家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缴纳?

单选题出版社为一部书稿支付作者一次性稿酬10000元,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代为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为()。A1120B1000C2120D1560

问答题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2009年的税前版税有多少?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问答题某出版社出版某作家的一本畅销书,双方约定,版税率为在10000册以内10%,10000册到20000册之间11%,定价28元。2009年总计发行了7500册,2010年又发行了2500册。作者这两年应得的税后收入有多少?

问答题问题一: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只取整数。)(本题20分) 2017年1月,叶嘉俊将散文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交A出版社出版。双方在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中约定:叶嘉俊将该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期刊转载和摘编权授予A出版社使用,A出版社以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形式支付叶嘉俊稿酬,代扣缴个人所得税后汇入叶嘉俊指定的银行账户。基本稿酬标准为150元/千字,印数稿酬标准为4%,按国家版权局规定的计算方式结算,稿酬在每年年底结算。叶嘉俊可以按六折的发行折扣购书。 2017年5月中旬,《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出版,正文字数为118250字,印数为4500册,定价35元。同年6月,A出版社以经销方式向某网上书店发货1500册,发行折扣为5折,双方约定3个月内结清书款。8月初,某发行集团向A出版社提出以寄销形式订货2800册,发行折扣为65折,到年底只剩下200册未售出,并按约定结清书款。 2018年1月,A出版社和叶嘉俊签订电子书出版合同,双方约定以版税方式结算稿酬,版税率为25%,定价20元,每年年底结算版税。到当年底,某网上书店销售了电子书1835册,与A出版社商定的发行折扣率为50%,并及时结算了书款。 2018年2月,叶嘉俊打款到A出版社,提出自费订购该书1000册,用于自己组织的书店现场签售会。A出版社看到市场前景尚好,又重印了3200册,很快把书给了叶嘉俊。问题一:2017年年底,叶嘉俊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问题二:2017年年底,叶嘉俊为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问题三:2018年年底,叶嘉俊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问题四:2018年年底,叶嘉俊为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问题五:截至2018年12月底,该书的出版码洋和销售实洋各为多少元?问题六:按照10%的增值税税率计算,截至2018年12月底,A出版社总共应为销售该书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问答题【案例】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国家规划通过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截至2014年年底的总印数达到17.8万册,字数为20万字,基本稿酬标准为100元/千字。【思考练习】问题一:作者2014年的税前总稿酬是多少?问题二: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问答题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应为多少?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答题计算题 甲、乙两位作者共同创作一部书稿,共40万字,其中甲写作35万字,乙写作5万字。出版社经过选题论证和审稿,同意接受出版,并计划首次印5000册,定价35元。在签订出版合同时.出版社提出了下列两种付酬方式供作者选择:A.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50元,印数稿酬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支付。B.版税:版税率为6%,按印数结算支付。【思考练习】问题一:如果此书不重印,请列出算式计算出版社按上述两种方式各应支付多少报酬。问题二:按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为甲、乙各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问题三:若此书第二次印刷12500册,请列出算式计算出版社按上述两种方式各应支付多少稿酬。问题四:第二次印刷时,按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为甲、乙各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