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一个国际合作计划。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一个国际合作计划。


相关考题:

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数据通信保障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已陆续建立了区域或全球性的海洋观测系统。下列属于海洋观测系统的有()。 A.全球海洋观测系统B.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C.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D.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网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哪一个国际会议上同意实施的?() 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B.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

Argo计划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观测实验项目,十余年来,30多个沿海国家通力合作,在全球各大洋布放近万个Argo浮标,组成了全球海洋监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实时观测。通过共享数据,各国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洋数据,研究海洋气候对极端天气和全球气候的影响,收获了新的成果。Argo计划改变了人类对海洋内部的检测手段和方式,填补了海洋气象的空白,并为其他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起到了示范作用。根据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数据技术是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的必备技术B1998年前尚无系统的全球海洋实时观测项目C只有沿海国家才能从Argo计划中受益D以往的检测手段难以实现对全球海洋的实时观测

海洋观测是了解认识海洋自然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我国在东海建立了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目前,海洋观测主要是依靠()方式进行。A.科学考察船B.海底光缆C.卫星遥感技术D.海底观测网络

Argo计划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十余年来,30多个沿海国家通力合作,在全球各大洋分布放近万个Argo浮标,组成了全球海洋监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实时观测。通过共享数据,各国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量数据,研究海洋气候对极端天气和全球气候的影响,收获了新的成果。Argo计划改变了人类对海洋内部的监测手段和方式。填补了海洋气象的空白,并为其他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起到示范作用。根据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沿海国家能从Argo计划中受益B.1998年前尚无系统的全球海洋实时观测项目C.大数据技术是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的必备技术D.以往的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对全球海洋的实时观测

012年6月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联合国会议是( )A.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B.联合国气候大会C.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第一次提出于:( )A.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R,Malthus)的《人口原理》B.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C.1976年人居大会(Habitat)D.1992年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观念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的场合是:( )A.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B.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C.1976年人居大会(Habitat)D.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什么是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首次提出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是“防重于治”的是()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始于()A、1909年在巴黎召开的“保护自然国际大会”B、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C、1982年在内罗毕召开的“人类环境特别会议”D、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2012年6月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联合国会议是()A、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B、联合国气候大会C、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转变的标志是由谁提出的建议:“防重于治”()A、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C、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D、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

海洋观测了解认识海洋自然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我国在东海建立了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目前,海洋观测主要是依靠( )方式进行。A、科学考察船B、海底光缆C、卫星遥感技术D、海底观测网络

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设计的基本依据是()。A、《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计划》B、《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计划》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

()是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和ARGO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气候监测服务。A、近海浮标B、大洋浮标C、海洋船舶观测D、海监飞机遥感观测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计划》是由哪些组织发起的().A、世界气象组织(WMO)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C、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A、1972B、1980C、1989D、1992

单选题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转变的标志是由谁提出的建议:“防重于治”()A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C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D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

单选题()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A1972B1980C1989D1992

单选题首次提出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是“防重于治”的是()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多选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计划》是由哪些组织发起的().A世界气象组织(WMO)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C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问答题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国际海洋法律原则,维护海洋健康,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上安全,已成为人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共同担负的使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积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海洋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海洋开发和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单选题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设计的基本依据是()。A《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计划》B《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计划》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

单选题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于()年正式提出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调查计划,并列为“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A1971B1972C1973D1974

单选题第一次正式提出“绿色经济”概念的场合是()。A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D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问答题什么是全球海洋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