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路线测量计算高差时,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下面哪句叙述是正确的()。A、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低于后视点B、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C、高差为负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D、高差正负号与前后视高低无关

水准路线测量计算高差时,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下面哪句叙述是正确的()。

  • A、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低于后视点
  • B、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
  • C、高差为负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
  • D、高差正负号与前后视高低无关

相关考题:

三角高程测量中测定地面两点的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水准测量中,如果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正,如果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则高差为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时,终点对始点的高差应等于()。A.始点的后视读数减去终点的前视读数B.终点的后视读数减去始点的前视读数C.后视读数的总和减去前视读数的总和D.前视读数总和减去后视读数总和

水准测量中,终点对于始点的总高差是各段高差的总和,也等于后视读数的总和()前视读数的总和。A.加上B.减去C.乘以D.除以

水准测量中,若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计算两点的高差值为正,则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水准测量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两点高差为()。

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中,前视读数为0.238米,后视读数为1.375米,则两点高差为()A、1.137米B、-1.137米C、1.140米D、124.238米

在水准测量中,利用高差法进行计算时,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高差有正负之分,高差为正表示()。A、前视读数小B、前视读数大C、前视点低D、后视读数小

水准测量中,终点对于始点的总高差是各段高差的总和,也等于后视读数的总和()前视读数的总和。A、加上B、减去C、乘以D、除以

水准测量中,A、B两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读数。A、已知B、前视C、固定D、高程

水准测量时,多站黑、红面后视读数总和减黑、红面前视读数总和应()黑、红面高差总和,还应等于平均高差总和的2倍。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等于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计算两点的高差。A、前视读数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后视读数

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b=1.288m,则hab高差=()。

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B、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C、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D、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基本工作是:安置仪器、读后视读数并记录、读前视读数并记录、计算高差推算高程。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某站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则两点间的高差为()。 A、负数B、正数C、相等D、不正不负

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时,终点对始点的高差应等于()。A、始点的后视读数减去终点的前视读数B、终点的后视读数减去始点的前视读数C、后视读数的总和减去前视读数的总和D、前视读数总和减去后视读数总和

填空题水准测量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两点高差为()。

判断题在水准测量中,利用高差法进行计算时,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A对B错

单选题水准路线测量计算高差时,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下面哪句叙述是正确的()。A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低于后视点B高差为正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C高差为负号,表示前视点高于后视点D高差正负号与前后视高低无关

单选题水准测量时,多站黑、红面后视读数总和减黑、红面前视读数总和应等于黑、红面高差总和,还应等于平均高差总和的()倍。A5B4C3D2

单选题关于水准测量原理,不正确的叙述是()。A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则A点叫做前视点,B点叫做后视点B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得高差而计算高程C两点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时的水准测量终点对于始点的高差等于各段高差的代数和D两点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时的水准测量终点对于始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总和减去前视读数总和

判断题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A对B错

单选题水准测量中,终点对于始点的总高差是各段高差的总和,也等于后视读数的总和()前视读数的总和。A加上B减去C乘以D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