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的差值。A、基准值B、实测值C、绝对值D、偏差值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的差值。

  • A、基准值
  • B、实测值
  • C、绝对值
  • D、偏差值

相关考题:

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与测定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 A、多次测定结果平均值B、检出限C、每次的测量值D、真值E、测定最大值F、测定最小值G、测定极差值

测量系统的偏倚是指多次测量的理论上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存在偏倚需要通过假设检验确定。参考值的确定对测量系统的偏倚分析非常重要,参考值的来源可以是:() A.专业团队认可的值B.当事方达成一致的值C.产品标准规定的值D.多个准确测量设备所得重复测量值的平均值

测量工作对箱涵顶进很重要,必须( ),做好记录并报告现场指挥。A.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B.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左、右偏差值C.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和左、右偏差值D.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左、右偏差值和顶程及总进尺

示值误差是指( )。A: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参考量值之差B:测量仪器示值与多次测量示值的平均值之差C:单次测量结果与无穷多次测量结果平均值之差D: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测量工作对箱涵顶进很重要,必须(),做好记录并报告现场指挥。A、 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B、 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左、右偏差值C、 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和左、右偏差值D、 每一顶程测量一次各观测点高程偏差值,左、右偏差值和顶程及总进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B.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C.标准偏差是测量结果准确度的标志D.相对标准偏差又叫变异系数

量距相对误差的精度必须满足()小于容许误差。A、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之比B、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之比C、往返丈量结果差D、往返丈量结果平均值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最大基本误差是仪表示值与测量的平均值的最大绝对差值除以仪表量程,以百分数表示。

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测量误差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

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称为()。A、真误差B、似真值C、改正数D、最大似然值

偏倚是指测量结果的()与()的差值。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A、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所得B、样品C、客户指定

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

线性是指()。A、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B、测量结果呈线性C、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对于偏倚下面计算是正确的是:()。A、测量三次结果分别是:6.76.46.6基准值为6.2,偏倚为:0.5B、测量三次结果分别是:6.76.46.6基准值为6.2,偏倚为:0.2C、测量三次结果分别是:6.76.46.6基准值为6.2,偏倚为:0.4D、测量三次结果分别是:6.76.46.6基准值为6.2偏倚为:0.3667

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对向观测,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误差传播定律是计算()中误差公式。A、算术平均值B、加权算术平均值C、直接观测量D、直接观测量的函数

对于1600kVA及以下的三相变压器绕组电阻测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B、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C、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D、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

对于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绕组电阻测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B、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C、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D、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

对于平均值实验标准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算术平均值的误差值。B、不是具体的误差值,它是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C、是用来估计单次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的。

单选题量距相对误差的精度必须满足()小于容许误差。A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之比B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之比C往返丈量结果差D往返丈量结果平均值

单选题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的差值。A基准值B实测值C绝对值D偏差值

单选题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A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所得B样品C客户指定

单选题线性是指()。A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B测量结果呈线性C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填空题偏倚是指测量结果的()与()的差值。

单选题误差传播定律是计算()中误差公式。A算术平均值B加权算术平均值C直接观测量D直接观测量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