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仪器记录井深与钻具单根深度误差应小于()。A、1mB、30cmC、20cmD、1cm

录井仪器记录井深与钻具单根深度误差应小于()。

  • A、1m
  • B、30cm
  • C、20cm
  • D、1cm

相关考题:

打捞绳状落物时,钻具的下入深度是根据()确定的。 A、仪器所卡位置B、井深C、仪器尺寸D、井眼直径

与压力参数dc指数计算完全相关的实时录井参数有()。 A、钻压、井深、泵冲数、钻时B、钻压、钻时、井深、钻井液的体积C、钻压、井深、钻井液的密度、转盘的转速、钻时D、钻压、井深、转盘的扭矩、转盘的转速

为了保证钻时的准确性,要求每钻完一根单根或交接班时,应进行井深校对,井深校对的标准是:仪器记录井深与钻具计算井深之间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 A、1.0mB、0.8mC、0.5mD、0.2m

在综合录井实时录井深度参数中最终上交资料中的参数有钻时、钻头位置、测量井深、垂直井深、迟到井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钻井过程中,当钻速过快、地化样品分析跟不上井深时,地质班报表上填写的地化录井井段与地质的录井段深度必须一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每次单根钻完所记录的深度与实际计算井深误差必须控制在()米以内A、±0.05B、±0.1C、±0.2D、±0.5

方入换算:到底方入=井深-钻具总厂,接单根方入=方钻杆长-(),整米方入=整米井深-钻具总厂。

在综合录井实时录井深度参数中最终上交资料中的参数有钻时、钻头位置、测量井深、垂直井深、迟到井深。()

到底方人=井深一钻具总长;整米方人=整米井深一钻具总长。

在钻井过程中,当钻速过快、地化样品分析跟不上井深时,地质班报表上、填写的地化录井井段与地质的录井段深度必须一致。

常规钻进、通井等钻具组合,止回阀接在()。A、井底动力钻具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之间B、钻头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之间C、钻头与入井的第一根钻铤之间

某井钻进时,当班人员观察到下列现象: 司钻:接单根上体钻具时阻力大,下不到原井深,钻速增加; 架工:岩屑体积增大,总量增加; 录井:钻时加快,地温增加,氯根增加; 可能的现象是()。A、地层压力增加B、地层压力减少C、发生溢流

录井仪器自动化程度高是准确记录钻时的基础。

岩屑录井对岩屑深度和钻时显示的典型岩性深度的误差有明确要求,非目的层段的误差要小于()录井间距。A、1个B、2个C、3个D、4个

在录井过程中,当班遇到侧钻时,地质观察记录应填写()。A、侧钻原因、侧钻前水泥塞位置、侧钻起始深度、侧钻结果B、荧光录井情况C、补心高D、钻井液性能变化情况

钻井过程中,井深的准确性是由()决定的。A、下井钻具长度的准确性B、迟到时间和钻时的准确性C、方钻杆长度的准确性D、综合录井用深度记录仪的精度

钻具日常管理中,现场有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等工作项目时,钻具记录必须做到()。A、工程和地质两对121B、地质和综合录井两对口C、工程、地质和综合录井三对口D、地质、综合录井和地化三对口

每次下钻完或接单根(或立柱)时必须核实钻具长度与井深。

单选题在钻井作业现场,一般测井深度与钻具深度存在系统误差,井深1000-2000米的井,允许的系统误差是()米。A0.5米B±1米C2米D3米

单选题岩屑录井中对岩屑深度与钻时显示的典型岩性深度的误差有明确要求,目的层段的误差小于()个录井间距。A1B2C3D4

单选题与压力参数dc指数计算完全相关的实时录井参数有()。A钻压、井深、泵冲数、钻时B钻压、钻时、井深、钻井液的体积C钻压、井深、钻井液的密度、转盘的转速、钻时D钻压、井深、转盘的扭矩、转盘的转速

单选题录井仪器记录井深与钻具单根深度误差应小于()。A1mB30cmC20cmD1cm

填空题为了保证钻时和井深的准确性,每钻完一单根就必须校对井深,当()与()的误差超过标准时,应查明原因,记录清楚,绝对不允许产生井深累计误差。

单选题为了保证钻时的准确性,要求每钻完一单根和交接班时,应进行井深校对;井深校对的标准是:仪器记录井深与钻具计算井深之间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m。A1.0B0.8C0.5D0.2

填空题方入换算:到底方入=井深-钻具总厂,接单根方入=方钻杆长-(),整米方入=整米井深-钻具总厂。

单选题打捞绳状落物时,钻具的下入深度是根据()确定的。A仪器所卡位置B井深C仪器尺寸D井眼直径

判断题在综合录井实时录井深度参数中最终上交资料中的参数有钻时、钻头位置、测量井深、垂直井深、迟到井深。()A对B错

单选题每次单根钻完所记录的深度与实际计算井深误差必须控制在()米以内A±0.05B±0.1C±0.2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