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位置的确定时,对线路而言,测量点应在档距中央附近,距线路终站10km以上,若受条件限制应不少于2km,测点应远离线路换位、交叉及转角等点,但在对于扰进行调查时,不受此限。

在测量位置的确定时,对线路而言,测量点应在档距中央附近,距线路终站10km以上,若受条件限制应不少于2km,测点应远离线路换位、交叉及转角等点,但在对于扰进行调查时,不受此限。


相关考题:

雷击输电线路档距中央时,线路越长,雷击点电压越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输电线路钢塔架档距约320m,其基础施工时的档距测量应采用( )。A、十字线法 B、电磁波测距法 C、钢尺量距法 D、平行基准线法

输电线路大跨越档距测量,常采用()测量。A、仪高法B、解析法C、电磁波测距法D、高差法E、钢卷尺测量法

为防止雷击档距中央的地线反击导线造成事故,导地线在15℃无风的气象条件下,在档距中央应保持足够距离S。 某500kV线路,档距700m,S应大于()。A.8.4;B.9.4;C.10.4;D.11.4。

输电线路大跨越档距测量,常采用( )测量。A.仪高法 B.电磁波测距法C.高差法 D.钢卷尺测量法

如果对环境场强的测量,可以在线路停电时进行,或者在距线路400m以外进行。

在测量位置的确定时,对变电站而言,测量点应选在最高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区外侧,避开进出线,不少于三点。

重冰区线路导线和地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需满足哪两个条件?

测量带电线路导线的弛度、档距及导线与通道内其他物体的距离时,应使用测量仪或()。A、合格的绝缘测量工具B、铁杆C、钢管D、金属尺

终勘测量时是根据初步设计批准的线路路径方案,在现场进行线路平断面及交叉跨越点的测量。

某110kV线路跨10kV线路,在距交叉跨越点L=20m位置安放经纬仪,测量10kV线路仰角为280、110kV线路仰角为34°,经判断交叉跨越符合要求。

线路纵断面的测量,是沿线路中心线测量地形起伏变化点的(),并据此绘制线路纵断面图。A、高差B、高程C、平距D、垂距

送电线路中导线在悬点等高的情况下,杆塔的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A、相等;B、不相等;C、无关;D、近似。

相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而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地线挂点更高、档距更大,微风振动更为显著

配电线路中一般观测档应选在档距较大、悬挂点高差较小的档上或是有跨越的档。

什么叫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和临界档距?他们在输电线路设计中有何意义?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对线路而言,标准的测量距离是距边相导线投影()m处。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相间间隔棒布置原则有()。A、越靠近档距中央的位置,导线刚度越小,越易发生振动,因此在靠近导线中央的位置应尽可能设置相间间隔棒B、相间间隔棒不应等距分布,避免形成若干有振动频率相同的子档距,发生子档距间的频率耦合C、无论线路档距大小,所有相间间隔棒都应装设在档距的中央D、较大档距的情况需要设置较多的相间间隔棒

线路台帐履历中的线路的长度计算和()有关A、档距B、水平档距C、导线长度D、代表档距

测量带电线路导线的弛度、档距及导线与通道内其他物体的距离时,应使用测量仪或()。A、合格的绝缘测量工具B、木棍C、皮尺D、竹竿

判断题在测量位置的确定时,对变电站而言,测量点应选在最高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区外侧,避开进出线,不少于三点。A对B错

多选题对于输电线路的档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架空线路相邻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线路的档距B对于6-10kV配电线路,档距一般100m以下C对于6-10kV配电线路,档距一般200以下D导线弧垂的大小,决定于导线的允许拉力和档距

判断题相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而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地线挂点更高、档距更大,微风振动更为显著A对B错

判断题在测量位置的确定时,对线路而言,测量点应在档距中央附近,距线路终站10km以上,若受条件限制应不少于2km,测点应远离线路换位、交叉及转角等点,但在对于扰进行调查时,不受此限。A对B错

多选题输电线路大跨越档距测量,通常采用()测量。A仪高法B解析法C电磁波测距法D高差法E钢卷尺测量法

问答题什么叫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和临界档距?他们在输电线路设计中有何意义?

判断题如果对环境场强的测量,可以在线路停电时进行,或者在距线路400m以外进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