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氨系统气体置换遵循原则:()。A、确保连接管道、阅门有效隔离B、氮气置换氨气时,取样点氨气含量应不大于35×10-6C、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应达到18%~21%D、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小于2%

《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氨系统气体置换遵循原则:()。

  • A、确保连接管道、阅门有效隔离
  • B、氮气置换氨气时,取样点氨气含量应不大于35×10-6
  • C、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应达到18%~21%
  • D、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小于2%

相关考题:

用氮气将压缩机系统内的空气置换出去,然后在用压缩介质气将系统中的氮气置换干净,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0.2%为置换合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临氢管线用氮气置换时,氮气中含氧量不得超过()。

氮气置换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为置换合格。 A.0.60%B.0.50%C.0.30%D.0.40%

煤气柜用氮气进行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含氧量()视为合格。A.≤2%B.≥2%C.≥6%

置换作业安全要求不包括()。A制定置换作业应急预案,并报审批B置换前应定制置换方案,绘制置换流程图,严防出现死角C被置换的设备、管道等必须与系统进行可靠隔绝D按置换流程图规定的取样点取样分析,并使之达到合格

乙炔设备、管道系统应有含氧量小于3%的氮气置换设施。A对B错

氮气置换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氮气中含氧量不得超过5%。B、置换必须彻底,防止死角末端残留余气。C、置换结束,系统内氧或氢的含量必须连续三次分析合格。D、氮气中含氧量不得超过3%。

煤气柜用氮气进行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含氧量小于2%、CO含量50mg/?视为合格。()

《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氨系统气体置换遵循原则:()。A、确保连接管道、阅门有效隔离B、氮气置换氨气时,取样点氨气含量应不大于35×10-6C、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应达到18%~21%D、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小于2%

《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取样点含氧量应达到()。A、16%~20%B、16%~21%C、18%~20%D、18%~21%

《氨站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氮气置换氨气时,取样点氨气含量应不大于()。A、30×10-5B、35×10-6C、30×10-6D、35×10-5

用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小于()%;用氮气置换氨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氨气含量不得超过()ppm;用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置换时氨气排放点应进入()。

首次进氨,除进行气密性试验外还要进行氮气置换,规程规定当氨罐及管路内气体含氧量小于()%时,才可以进氨。

用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

在氮气置换时,从吹扫系统中取样分析点至少有()个。

乙炔设备、管道系统应有含氧量小于3%的氮气置换设施。

开车时,在指定取样点取样分析,其氧含量低于()%()时即认为氮气置换合格。

氨站气体置换的原则().A、用氮气置换氨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氨气含量不得超过30ppm(体积浓度)。B、用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18~22%。C、用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小于4%。D、运行进行氮气置换操作必须按照《氮气置换操作卡》要求进行操作。

置换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点应置于置换系统的()A、起点B、中点C、终点D、任意点

开车时,在指定取样点取样分析,其氧含量低于()%(体积比)时即认为氮气置换合格。A、0.2B、0.5C、1.0D、2.0

用氮气将压缩机系统内的空气置换出去,然后在用压缩介质气将系统中的氮气置换干净,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0.2%为置换合格

氮气置换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为置换合格A、0.60%B、0.50%C、0.30%D、0.40%

关于装置氮气置换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置换现场排放时,要防止窒息B、一个取样口氮气置换合格即可C、旁路管线一定要氮气置换D、所有的导淋都要打开

在进行天然气置换时,在放空口附近应设取样点,定时化验,直至天然气中含氧量小于()时,方结束置换。A、1%B、2%C、3%D、6%

对乙炔管道进行置换吹扫的氮气,含氧量应不大于()。A、1.5%B、2%C、2.5%D、1%

压缩介质为易燃、易爆气体时,用氮气置换,直到系统内各处采样分析气体含氧量小于()为止。A、0.5%B、1.5%C、19%D、21%

单选题在进行天然气置换时,在放空口附近应设取样点,定时化验,直至天然气中含氧量小于()时,方结束置换。A1%B2%C3%D6%

判断题煤气柜用氮气进行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含氧量小于2%、CO含量50mg/?视为合格。()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