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断后标距?

如何测量断后标距?


相关考题:

钢筋拉伸试验,断后标距102mm,原始标距100mm,则断后伸长率计算值( )%。A.1.9B.2C.2.1D.结果无效

计算题:原始标距为75mm的矩形试样,拉断后,标距为95.64mm,问试样断后伸长率为多少?

钢筋机械连接断后伸长率是()之比的百分率。A、断后标距的伸长B、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C、断后标距的多余伸长D、断后标距的总伸长

()标距是指施力前的试验标距。A、原始B、断后C、引伸计D、比例

计算题:纵向标距L0=100mm的板状试样,拉断后测量其纵向标距Lu=128.00mm,计算断后伸长率A(%)(按国标修约)?

按照断后伸长率的定义测定断后标距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B、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C、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D、使用分辨力优于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

GB/T228.1关于伸长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伸长率即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B、伸长率即断后伸长率C、断后伸长率是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D、断后伸长率测定应在试件完全分裂后测定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A、原始标距B、断后标距C、非比例标距D、比例标距

测量断后伸长率时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方为有效。

在测量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时,判定金属材料断裂位置处于()位置测量有效 A、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来测量断后标距B、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来测量断后标距C、不管断裂位置在何处测量断后标距D、不管断裂位置在何处测量断后标距,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的倍数,中间数值向()一方修约。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应使用分辨率优于()的量具测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LO,准确到()。

拉伸试样断后标距允许用最小刻度值不大于()的量具测量。A、0.1mmB、0.5mmC、0.2mm

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包括()A、原始标距B、断后伸长率C、断后标距D、断面收缩率

试样拉断后,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测量的断后标距结果才有效。

钢筋断后标距的测量应使用分门辨率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准确至0.25mm。

断后标距的测量应使用分辨率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断后伸长率的修约间隔为0.5%。

金属材料的伸长率等于什么?()A、等于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和原始标距长度之比。B、等于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增长量和原始标距长度之比。C、等于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增长量和标距长度之比。D、等于试样拉断后,产生颈缩部分的长度和标距长度之比。

测定断后伸长率,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判断题断后标距的测量应使用分辨率优于0.3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断后伸长率的修约间隔为0.5%。A对B错

判断题钢筋断后标距的测量应使用分门辨率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准确至0.25mm。A对B错

单选题金属拉伸试验时,如断裂处与标距标记的最小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则可采用()进行断后标距测量。A位移法B图解法C圆弧法D引伸计法

多选题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包括()A原始标距B断后伸长率C断后标距D断面收缩率

判断题试样拉断后,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测量的断后标距结果才有效。A对B错

填空题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的倍数,中间数值向()一方修约。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应使用分辨率优于()的量具测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LO,准确到()。

单选题金属拉伸试验时,试样发生断裂,将两部分拼接后测量的标距为()。A总延伸标距B断裂总延伸率C断后标距D断后弹性标距

单选题测量钢筋断后标距的仪器分辨率应高于()。A0.02mmB1mmC0.1mmD0.5mm

填空题GB/T228.1-2010规定钢筋试件拉断后标距测量结果保留至()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