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CO3水溶液吸收CO2的反应为气液相反应。

K2CO3水溶液吸收CO2的反应为气液相反应。


相关考题:

对于CO2溶于水的过程而言,吸收过程的阻力主要集中于气膜,称为液膜控制过程,要想提高其吸收速率,就设法增加气相的湍动程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溴化锂-水溶液的焓-浓度图,图中纵坐标是()。A、液相和气相的浓度B、液体的浓度C、液相和气相的焓D、气相和液相的压力

碳化过程中CO2与液相的NH3发生化学反应其经历历程不包括?()A、气相的CO2通过气膜向气液界面传递B、CO2在界面上溶解并开始了与NH3的反应

吸收过程是溶质()的传递过程。A、从气相向液相B、气液两相之间C、从液相向气相D、任一相态

在化工生产中,气液吸收的传质过程主要是吸收质从()。A、两者都有B、液相到气相C、气相到液相

以下过程表示吸收过程的是()。A、气体分子→气液界面→液相B、气体分子→气液界面→液相C、液相分子→气液界面→气相D、以上均错误

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基本上属于()。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

对于CO2溶于水的过程而言,吸收过程的阻力主要集中于气膜,称为液膜控制过程,要想提高其吸收速率,就设法增加气相的湍动程度。

离子交换反应是在两相中进行的,即液相(水溶液)和固相(树脂)。()

吸收是吸收质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过程。

化学反应器中,填料塔适用于()。A、液相、气液相B、气液固相C、气固相D、液固相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了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的流速。    A、气相B、液相;C、气液两相D、不确定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的流速。A、气相B、液相C、气液两相D、不确定

气体吸收是物质由()A、气相转入液相B、液相转入气相C、气相转入气相

吸收过程只包括被吸收组分自()进入吸收剂的传质过程。A、固体B、液相C、气相D、气液混合

K2CO3水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为整个吸收过程的控制步骤。

气体吸收是让混合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的操作。A、由液相进入气相B、由气相进入液相C、处于气液混合状态D、由气相进入固相

加氢裂化预处理反应属于()反应。A、气、液二相B、液、固二相C、气、固二相D、气、液、固三相

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A、甲烷化法B、ZnO法C、氨溶液洗涤法D、热K2CO3溶液吸收法

在脱碳工序中转化率表示()。A、依总碱度计算的KHCO3转化为K2CO3的分率B、原料气中CO2被吸收的分率C、依总碱度计算的K2CO3转化为KHCO3的分率D、解吸液中CO2被解吸的分率

在吸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相中吸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的过程B、当吸收剂中吸收质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吸收质返回气相C、吸收质气相液相不溶解,同时吸收质从液相返回气相D、吸收质从气相进入液相与从液相返回气相的时间相等时达平衡

用硫酸吸收氨气的气液反应,若硫酸浓度大于临界浓度,则该过程的宏观反应速率的阻力主要集中在()。A、气膜内B、相界面C、相界面和气膜内

单选题有两个吸收CO2的过程,过程一是使用纯水作吸收剂,过程二是使用Na2CO3的水溶液作吸收剂。则过程二为()阻力控制。A液膜B气膜C液膜和气膜D不定

单选题在吸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相中吸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的过程B当吸收剂中吸收质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吸收质返回气相C吸收质气相液相不溶解,同时吸收质从液相返回气相D吸收质从气相进入液相与从液相返回气相的时间相等时达平衡

单选题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A甲烷化法BZnO法C氨溶液洗涤法D热K2CO3溶液吸收法

单选题在脱碳工序中转化率表示()。A依总碱度计算的KHCO3转化为K2CO3的分率B原料气中CO2被吸收的分率C依总碱度计算的K2CO3转化为KHCO3的分率D解吸液中CO2被解吸的分率

填空题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2kmol/(m2·h),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m2·h),若平衡关系y=0.5x,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