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大气、()、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大气、()、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
相关考题:
1880-2012年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因此,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以上结论必要前提的是:A.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B.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C.除玉米、小麦等外的其它粮食作物没有因全球变暖而增产D.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增多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点,并且是连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土地覆盖的变化,在全球变暖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全球尺度和洲际尺度上,是导致全球特别是北半球植被活动增加的主导因素,由此可以通过植被活动的增加情况判断某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成为上述结论的前提条件:A.植被本身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小B.南半球植被活动还受到了植被类型,维度等因素的主导C.植被覆盖类型等其他因素对当地植被活动影响不大D.植被活动是全球气温变化最佳的“指示器”
研究表明,近1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显著的增温趋势,这似乎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矛盾。但温度变化是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两部分造成的,对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既要考虑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更要量化人类活动造成的辐射温度的作用。事实上,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 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冷却”了大气温度B. 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均增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趋势C. 气温稳定取决于动力温度与辐射温度的相同变化D. 动力气候降温不显著造成了15年前的全球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公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速度近来有所放缓。尽管全球温度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十年上升约0.2华氏度(约合0.11摄氏度).但在1998年气温达到创纪录的高度之后,变暖速度下降了一半。该委员会的科学家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向大气层输送的部分热量已被海洋吸收。权威的《科学》杂志也刊文称,从更长时间范围看,海洋消化人类碳排放产生的热量的能力可能比目前科学家所认为的还要强。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全球变暖速度最快B.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变暖速度有所放缓C.1998年是全球气候变暖速度最快的一年D.海洋能够吸收大气中一半以上的温室气体
关于气候变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是由于地球散失的热量变少了B、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物质,几乎都会使地球变暖C、温度每升高1℃,大约会多5%的水分,这意味着全球变暖将会带来更多洪水和干旱
以下关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全球变暖使得部分苔原变成森林,冰川变成苔原B、全球变暖会引起生物的迁移C、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生境由温带气候变为热带气候可能引起热带病D、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单选题下面关于气候变化与绿色碳汇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排放过多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B全球变暖会造成山地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强C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形成的D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制
多选题关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以下哪些有可能是正确的?请选择所有答案()A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效应自200年前就已经开始。B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台风、风暴发生得更为频繁。C全球变暖可能使地球海水全部蒸发掉。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为持久更为严重的干旱。E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F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多的降雨或者降雪。
填空题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大气、()、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