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符合什么要求?

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符合什么要求?


相关考题:

某建筑物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图15-4为其监控系统图。 若测量水温采用热电阻,则选择热电阻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被测介质是否在其测量刻度范围内;B.被测介质是否在其保护管承压范围内;C.被测介质为20℃时的热电阻值;D.安装固定方式。

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符合什么要求?

安装热电偶时,热电偶的最小插入深度应()于保护套管外径的()倍,以保证测量准确。

当管道公称通径等于250mm时,热电偶的有效插入深度为70mm。

热电阻的插入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但浸入介质中的深度应大于保护套管外径的()倍。

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外接线路电阻必须符合规定值,对于热电偶及热电阻其线路热电阻误差范围是什么?

热电偶按安装方式分为()两大类。A、插入式和表面式;B、插入式和丝扣式;C、丝扣式和焊接式。

热电偶插入深度按实际需要决定,但浸入被测介质中的长度应大于保护管外径的()倍。A、5~6B、7~8C、8~10D、10~12

热电偶元件安装前应检查()、插入深度和设备标号应符合设计,接线端子与螺丝完好无氧化,热电极彼此间无短路现象,双支热电偶间绝缘良好。A、规格型号;B、电极直径符合要求。

安装热电偶时,其插入方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尽量避免与被测介质的流向()。

用热电偶测温,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中用以感受被测温度,称为();另一端与导线相连,称为冷端。

安装温度计应符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安装在管道和设备上的套管温度计,底部应插入流动介质内,不得装在引出的管段上或死角处。B、压力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固定好并而保护措施,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温包必须全部浸入介质内;C、热电偶温度计的保护套管应保证规定的插入深度。D、以上均须符合。

热电偶的现场安装使用时()。A、应尽可能水平安装B、热电偶的测量线和电力线放在同一走线管边内C、其插入深度至少为保护管直径8-10倍D、应安装在被测介质很少流动区域内

使用热电偶直接插入钢水测温,一般其插入深度至少在()以上,插入深度不够,所测温度容易()。

测温元件在安装和布线时错误的是()。A、应有足够的插入深度B、测温元件应与被测介质成顺流C、导线应尽量避免有接头D、补偿导线应穿人钢管内

对径向水平插入的热电偶套管要注意在插入过程中防止()。A、损坏B、磨损C、弯曲D、坠落

热电偶按安装方式分为()两大类。A、插入式和表面式B、插入式和丝扣式C、丝扣式和焊接式答

热电偶的插入深度不当,可导致仪表指示偏低

热电偶和热电阻温度计的安装应尽可能保持垂直,以防止保护套管在高温下产生变形,但在有流速的情况下,则必须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插入,以保证测温元件与流体的充分接触以保证其测量精度

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与模板的距离有何要求?

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在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不大于250mm时及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适宜插入深度分别为()mm。A、70B、80C、90D、100

()能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A、热电阻B、热电偶C、热电容D、热导体

配热电偶用的测温仪表,当显示仪表指示值偏低时,可能由()原因引起的。A、热电偶短路B、补偿导线间短路C、热电偶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D、有直流干扰信号进入

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在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上,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A、1/3~1/2B、1/4~1/3C、1/5~1/4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到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有哪些要求?

热电偶的插入深度,至少应为保护套管直径的()。A、3倍-5倍B、5倍-7倍C、8倍-10倍D、10倍-12倍

感温件检修的通常要求是()。A、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件时,保护套管端部进入管道的距离,通常宜略超过管道中心。对于高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件的插入深度宜在(70~100)mm之间,或采用热套式感温件)B、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C、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时,应加装扩大管或选用小型感温件D、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热电偶、热电阻,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靠热端的热电偶电极应沿被测表面敷设不小于50倍热电极直径的长度,并确保保温和电极之间的绝缘良好

填空题用热电偶测温,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中用以感受被测温度,称为();另一端与导线相连,称为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