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模数=8,齿数=15的传动小齿轮,跨二齿测量公法线长度,新齿轮公法线长度为37.1mm,当磨损到小于()时,齿轮应报废。A、36.7B、36.3C、35.8D、35.4

施工升降机模数=8,齿数=15的传动小齿轮,跨二齿测量公法线长度,新齿轮公法线长度为37.1mm,当磨损到小于()时,齿轮应报废。

  • A、36.7
  • B、36.3
  • C、35.8
  • D、35.4

相关考题:

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可以控制齿轮的() A.模数B.压力角C.直径D.齿厚

计算题:有一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数是20,大齿轮的齿数是80,求其传动比?

有一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数是20,大齿轮的齿数是80,求其传动比?

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a=120mm,传动比i12=3,小齿轮的齿数Z1=20,齿顶高系数ha=1.0,压力角α=20°,试确定这对齿轮的模数m和齿厚s。

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a1=78mm,中心距a=135mm,试计算大齿轮的模数、齿数、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距等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采用公法线测量,若跨齿数偏多,则卡尺和轮齿曲线的接触点偏向()。A、齿根部分B、齿顶部分C、节圆

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中,小齿轮齿形系数Y与()有关A、齿数Z1B、齿宽系数υaC、模数mD、传动比i

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应根据齿数来选择,一般跨齿数不宜少于齿数的()。A、1/4B、1/9C、1/2D、l/6

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A、跨齿数多些,测量得较准确B、跨齿数少些,测量得较准确C、跨数多少与齿轮的齿数有关D、跨齿数的多少,应依据模数的大小而定

定轴轮系末端是齿轮齿条传动。已知小齿轮模数m=3mm,齿数z=15,末端转速nk=10r/min,则小齿轮沿齿条的移动速度为()。

公法线千分尺用于测量模数等于或大于()的直齿和齿外啮合园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及偏差变动量。A、0.5mmB、1mmC、2mm

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时,跨齿数应根据齿数来选择,一般跨齿数不宜少于此齿数的()。A、1/4B、1/9C、1/2D、1/6

电力机车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是正确的。A、齿数相等,模数不等B、齿形角相等,模数相等C、齿数不等,模数不等D、齿数、模数、齿形角都不等

电力机车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的说法是正确的。A、齿数相等,模数不等B、齿形角相等,模数相等C、齿数不等,模数不等D、齿数、模数、齿形角都不等

已知模数m=5mm,Z=50的标准齿轮()。A、跨齿数应为10B、全齿高为11.25mmC、公法线长度为L=20.56D、周节P=10mm

用于测量模数大于0.5mm的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是()千分尺。A、内径B、公法线C、螺纹D、内测

测量齿轮的公线长度时,跨齿数应根据齿数来选择,一般跨齿数不宜少于齿数的()A、1/4B、1/9C、1/2D、1/6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下列哪一条措施有效?()A、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大模数B、增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C、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加齿数D、减少齿数

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中,小齿轮齿形系数YF1与()有关。A、齿数Z1B、齿宽系数υaC、模数mD、传动比i

提高齿轮的抗点蚀能力,可以采取()的方法A、采取闭式传动B、加大传动的中心距C、减小齿轮的齿数,增大齿轮的模数D、降低齿面的硬度

万能侧齿仪的用来测量齿轮的齿形误差和传动误差的精密仪器,测量内容包括齿距误差,基节偏差,公法线长度偏差及变动值。( )和齿、圈径向跳动等。A、齿厚精度B、齿厚实况C、齿厚偏差D、齿厚误差

单选题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下列哪一条措施有效?()A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大模数B增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C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加齿数D减少齿数

单选题施工升降机模数=8,齿数=15的传动小齿轮,跨二齿测量公法线长度,新齿轮公法线长度为37.1mm,当磨损到小于()时,齿轮应报废。A36.7B36.3C35.8D35.4

填空题定轴轮系末端是齿轮齿条传动。已知小齿轮模数m=3mm,齿数z=15,末端转速nk=10r/min,则小齿轮沿齿条的移动速度为()。

单选题提高齿轮的抗点蚀能力,不能采用()的方法。A采用闭式传动B加大传动的中心距C提高齿面的硬度D减小齿轮的齿数,增大齿轮的模数

单选题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中,小齿轮齿形系数Y与()有关A齿数Z1B齿宽系数υaC模数mD传动比i

单选题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A跨齿数多些,测量得较准确B跨齿数少些,测量得较准确C跨数多少与齿轮的齿数有关D跨齿数的多少,应依据模数的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