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的上部钢筋为保证其有效高度和位置,宜做成直钩伸至板底,当板厚在()mm时,可做成圆的。A、80B、200C、120D、150
板的上部钢筋为保证其有效高度和位置,宜做成直钩伸至板底,当板厚在()mm时,可做成圆的。
- A、>80
- B、>200
- C、120
- D、150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4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关于钢筋接头位置说法错误的是( )。A.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B.同一纵向受力钢筋最多设置2个接头C.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D.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
计算砌块墙外墙高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A.屋面无天棚者外墙高度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B.平屋面外墙高度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C.平屋面外墙高度算至钢筋混凝土板顶D.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压顶上表面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砌筑墙体工程量按墙体长度乘以墙厚再乘以墙的高度以立方米计算,其墙身高度规定为()A、平屋面外墙墙身算至钢筋混凝土板顶B、平屋面外墙墙身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C、内墙墙身有框架梁时算至梁顶面D、内墙墙身无屋架时算至天棚底
在钢筋混凝土板配筋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A、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B、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和1.5hC、板的受力钢筋间距通常不宜小于70mmD、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E、因为分布钢筋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单选题砌筑墙体工程量按墙体长度乘以墙厚再乘以墙的高度以立方米计算,其墙身高度规定为()A平屋面外墙墙身算至钢筋混凝土板顶B平屋面外墙墙身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C内墙墙身有框架梁时算至梁顶面D内墙墙身无屋架时算至天棚底
单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B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C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D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
单选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设计时,为保证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要求截面受压区高度系数ζ≤0.35B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3C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D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混凝土梁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小于250mm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
多选题关于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有()A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单选题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图中,钢筋的弯钩向上,表示()。A该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B该钢筋布置在板的中部C该钢筋布置在板的上部D该钢筋布置在板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