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制C10混泥土时,石子的针片状含量不大于()。A、30%B、40%C、50%D、60%

拌制C10混泥土时,石子的针片状含量不大于()。

  • A、30%
  • B、40%
  • C、50%
  • D、60%

相关考题:

针片状颗粒含量是粗集料(石子)的抽样检项目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配制C30及其以上混凝土,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 )%。A.40B.15C.25D.30

拌制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必检项目有( )。A.颗粒级配B.针片状颗粒含量C.压碎指标D.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每批石子进场验收时,应进行( )检验。A.颗粒级配B.含泥量C.泥块含量D.针、片状含量E.压碎指标

用于拌制泥浆的粘土,其粘粒含量宜大于()%。A、45;B、40;C、30;D、20。

C30以上混凝土中针状石子和片状石子含量不得大于()%。A、2B、5C、15D、25

检验外加剂用的石子针片状物质含量应小于()A、10%B、5%C、15%D、20%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混凝土用石子针片状含量小于()%。A、8B、10C、12D、15

配制C30及其以上混凝土,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A、40B、15C、25D、7

针片状石子的空隙率较大,在混凝土中含有针片状石子时,这些针片状石子容易出现架空现象,受压时容易折断,这样促使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

配制C20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A、15B、20C、25D、30

拌制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必检项目有().A、颗粒级配B、针片状颗粒含量C、压碎指标D、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的含量,按重量计不超过15~25%。

浇注C30混泥土时,石子的针片状含量应小于()。A、20%B、10%C、15%D、5%

针、片状颗粒测定时应分粒级分别通过针状和片状规准仪,远出针、片状颗粒,()即为针片状颗粒含量。A、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比值B、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C、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差值D、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其与石子总质量比值

()浇水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DA、掺用缓凝型的混泥土B、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泥土C、有抗渗性要求的混泥土D、有抗冻要求的混泥土

为大体积混泥土由于温度应力作用产生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A、提高水灰比B、减少水泥用量C、降低混泥土的入摸温度,控制混泥土内外的温差D、留施工缝E、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泥土

多选题为大体积混泥土由于温度应力作用产生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A提高水灰比B减少水泥用量C降低混泥土的入摸温度,控制混泥土内外的温差D留施工缝E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泥土

判断题石子的针、片状颗粒的含量,按重量计不超过15~25%。A对B错

单选题配制C30及其以上混凝土,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A40B15C25D7

多选题拌制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必检项目有().A颗粒级配B针片状颗粒含量C压碎指标D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单选题砂混黏土的黏粒含量Mc2是()。AM50%BM40%C10%≤40%DM≤10%

单选题针、片状颗粒测定时应分粒级分别通过针状和片状规准仪,远出针、片状颗粒,()即为针片状颗粒含量。A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比值B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C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石子总质量与其差值D最后称取针、片状颗粒总重量,其与石子总质量比值

判断题用于配制高强度砼的石子,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有所限定。A对B错

单选题()浇水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DA掺用缓凝型的混泥土B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泥土C有抗渗性要求的混泥土D有抗冻要求的混泥土

单选题配制C20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A15B20C25D30

判断题针片状石子的空隙率较大,在混凝土中含有针片状石子时,这些针片状石子容易出现架空现象,受压时容易折断,这样促使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