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刀铰孔后可使孔的标准公差等级达到()。A、IT8-IT7B、IT9-IT7C、IT8-IT6D、IT9-IT6

铰刀铰孔后可使孔的标准公差等级达到()。

  • A、IT8-IT7
  • B、IT9-IT7
  • C、IT8-IT6
  • D、IT9-IT6

相关考题:

铰孔时为了保证孔的尺寸精度,铰刀的制造公差约为被加工孔公差的()。 A、1/2B、1/3C、1/4D、1/5

铰孔时,最好选用尺寸为()的铰刀。 A、孔公差带中间1/4左右B、孔公差带中间2/3左右C、孔公差带中间1/3左右D、孔公差带中间1/5左右

铰削薄壁韧性材料或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孔时,铰孔后的孔径与铰刀直径相比,会产生()。 A、收缩量B、扩张量C、尺寸不变

铰孔按使用方式分为()铰刀和()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铰刀和()铰刀;按结构分为()铰刀和()铰刀。

选取铰刀直径制造公差应考虑被铰孔的公差等级、铰刀的制造公差、()和孔的扩张收缩量四个方面因素。A、铰刀研磨备用量B、铰刀的几何角度C、铰刀的切削速度D、铰刀的直径

铰孔可以达到的公差等级为IT12。

铰削结构钢较深孔时,应()。A、连续铰孔不取出铰刀B、要经常取出铰刀除屑并修光刃口C、要经常取出铰刀除屑D、换铰刀轮流铰孔

用铰刀铰孔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到()。

铰孔完毕后,应(),然后()。A、退出铰刀,停车B、停车,退出铰刀

钻孔后,发现孔不圆,但有铰削余量,就可利用铰刀铰孔,纠正孔的圆度误差。

铰刀的公差是根据()、加工时可能出现的扩大量或收缩量及允许铰刀的磨损量来确定的。A、孔的精度等级B、孔的基本尺寸C、铰刀的精度等级D、铰刀的基本尺寸

用标准铰刀铰削H7-H8、D﹤40mm、Ral1.25μm的孔,其工艺过程是()A、钻孔—扩孔—铰孔B、钻孔—扩孔—粗铰—精铰C、钻孔—铰孔

铰孔前使用车孔刀来修正孔的()误差后,再用铰刀铰孔。A、平行度B、直线度C、圆度D、圆柱度

在铣床上铰孔时,铰孔完毕后应停车退出铰刀。

()与铰刀切刃不均匀无关。A、铰孔不真圆B、孔壁成波浪形C、铰削时铰刀振动D、铰孔直径比铰刀标准直径小

铰刀铰完孔后,应反转将铰刀退出,否则会破坏铰好的孔壁。

铰孔所用的刀具是铰刀,铰孔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表面粗糙度Ra值为()。

机铰时,要在铰刀退出孔后再停车是为了防止()。A、铰刀损坏B、孔壁拉毛C、铰刀脱落D、孔不圆

铰刀铰孔后可使孔的标准公差等级达到IT9~IT7。

下列情况之一可使铰孔时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增大:()。A、工件材料弹性变形大B、铰刀直径大C、铰刀与孔中心不重合D、余量太大或太小

在铰孔时当铰刀铰到孔底后应立即停车然后慢慢把铰刀退出。

下列何种情形与铰刀切刃不均匀无关()。A、铰孔不真圆B、孔壁成波浪形C、铰削时铰刀振动D、铰孔直径比铰刀标准直径小

用手动圆柱铰刀铰孔的操作要点是()。A、铰刀进转1/2~1圈后,反转1/4~1/2圈,以利排除切屑B、铰孔完成后,铰刀应逆时针方向退出C、铰铸铁孔应以机械油作为冷却润滑剂D、无论铰孔或是退出,在任何时候铰刀都不能逆时针转动

铰刀铰孔后可使孔的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A、6~0.8μmB、3.2~0.4μmC、3.2~0.8μmD、1.6~0.4μm

用锥铰刀铰莫氏锥孔前,应()。A、先用直铰刀粗铰孔量B、在毛坯件上按小头直径钻直孔C、在毛坯件上先钻成阶梯孔后用精锥铰刀铰孔D、在毛坯件上先钻成阶梯孔后用粗铰刀和精铰刀分阶段铰孔

可调节式手铰刀用于铰削标准孔。

单选题铰刀铰孔后可使孔的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A6~0.8μmB3.2~0.4μmC3.2~0.8μmD1.6~0.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