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群体中彻底消除隐性基因,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将杂合体淘汰。A、近交B、远交C、测交D、杂交E、品系繁育

要想在群体中彻底消除隐性基因,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将杂合体淘汰。

  • A、近交
  • B、远交
  • C、测交
  • D、杂交
  • E、品系繁育

相关考题: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要把全部隐性基因淘汰掉,必须把隐性纯合个体和显性杂合个都淘汰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  )所决定的特征A.隐性基因B.显性基因C.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各占一半D.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

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下列不属于自交的遗传效应的是()。A、后代群体分离严重B、后代群体分离出多种纯合基因型C、隐性有害基因得以表现D、后代群体遗传组成纯合化

设一个基因座上有两个具有显隐性遗传关系的等位基因A和a,其中A为理想的基因,再设初始群体均为杂合个体,淘汰aa基因型后,子一代基因频率p=()。A、25%B、66.7%C、33.3%D、50%

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包括()、()。利用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特性进行轮回选择的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有:()、()、()。

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

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则取决于其()的不同。A、等位基因B、隐性基因C、显性基因D、基因频率

淘汰群体中隐性有害基因需要测交。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要把全部隐性基因淘汰掉,必须把隐性纯合个体和显性杂合个体都淘汰掉。

计算题:在一个原来平衡的群体中,对隐性纯合子进行完全选择。已知在原群体中显性纯合子的频率是0.36,问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才能是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到0.005?

不规则显性是指()A、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B、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之间C、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作用,杂合体中的显性基因未能形成相应的表现型D、致病基因突变成正常基因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使个体死亡的基因称为(),如植物中的();在杂合体状态时就可导 致个体死亡的基因称为()。

遗传漂变最易发生在()。A、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的群体中C、数量很少的有限群体中D、基因型频率为1的群体中

通过选择,淘汰显性性状,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速度(),淘汰隐性性状,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速度()。

判断题对隐性基因的选择,要把全部隐性基因淘汰掉,必须把隐性纯合个体和显性杂合个体都淘汰掉。A对B错

单选题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哪一句说出了“替代杂种”的特征?()A2个营养突变体的杂交后代是原养型的B由1个隐性基因导致的缺陷将由另1个基因来修复C1对基因被另1个物种的1对基因所替换D杂交后代将亲本从群体中淘汰E通过回交)一个物种的质体被另一个物种的质体所替换

判断题淘汰群体中隐性有害基因需要测交。A对B错

单选题设一个基因座上有两个具有显隐性遗传关系的等位基因A和a,其中A为理想的基因,再设初始群体均为杂合个体,亲代自交。若在子一代中淘汰所有的aa个体,其后在群体中A基因频率为()。A0.5B0.667C0.333D0.25

多选题隐性基因在杂合体的表现型中不出现,其原因可能是()。A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连锁B隐性基因控制非功能蛋白质C显性基因的产物太多将隐性基因的产物淹没了D隐性基因正常,但显性基因的产物抑制了隐性基因的功能

问答题计算题:在一个原来平衡的群体中,对隐性纯合子进行完全选择。已知在原群体中显性纯合子的频率是0.36,问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才能是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到0.005?

判断题隐性基因都是有害的,选种中应淘汰。A对B错

单选题设一个基因座上有两个具有显隐性遗传关系的等位基因A和a,其中A为理想的基因,再设初始群体均为杂合个体,淘汰aa基因型后,子一代基因频率p=()。A25%B66.7%C33.3%D50%

单选题不规则显性是指()A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B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之间C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作用,杂合体中的显性基因未能形成相应的表现型D致病基因突变成正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