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在一个原来平衡的群体中,对隐性纯合子进行完全选择。已知在原群体中显性纯合子的频率是0.36,问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才能是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到0.005?

计算题:在一个原来平衡的群体中,对隐性纯合子进行完全选择。已知在原群体中显性纯合子的频率是0.36,问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才能是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到0.005?


相关考题:

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在一个群体中,改变其遗传平衡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选择、()、()。

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存在,就能显示遗传性状()A、限性遗传B、隐性遗传C、纯合子D、杂合子E、同源染色体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已知转子在不同回转平面内有10个偏心质量,只需要选择在()个平衡平面内加平衡质量,便能使转子达到完全平衡。A、2B、3C、4D、5

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植物群体中,红花植株占51%,已知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该群体中基因型rr的频率为()。A、0.3B、0.7C、0.09D、0.49

在一个平衡群体中,男性群体血友病A(XR)的发病率是0.09%,致病基因频率为()。女性的发病率为()

在一个大群体中,已知以下资料: 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求; (1)选择差是多少? (2)预期选择进展是多少?

在一个大群体中,我们已知某一经济性状的以下资料.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选择差是多少?

计算题:在一对齿轮传动中,已知Z1=14,Z2=56,求速比是多少?

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A、共显性遗传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E、拟显性遗传

不外显是指()。A、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B、隐性纯合子不表现出相应性状C、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D、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如果某一性状的隐性表型的频率是0.09,杂合子的频率是()。A、0.3B、0.6C、0.21D、0.42E、0.84

在100只果蝇的种群中,显性纯合子AA的红眼果蝇64只,隐性纯合子aa的白眼果蝇4只,其他为杂合子,在此种群中红眼等位基因A的频率是()A、16%B、64%C、80%D、96%

一个群体初始杂合子频率为0.92,自交2代后,群体中纯合子的频率为()A、46%B、23%C、77%D、54%

在平衡群体中,随机抽100人,其中64人具有“hitchhiker拇指”。如果该性状对正常拇指呈显性,则该样本中期望具有该性状的纯合子所占的百分数应为()。A、6%B、8%C、10%D、16%

单选题一个群体初始杂合子频率为0.92,自交2代后,群体中纯合子频率为()。A46%B23%C77%D54%

填空题在一个群体中,改变其遗传平衡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选择、()、()。

问答题在2500个个体中,有一个个体因为某种隐性基因纯合而呈畸形,经过50代完全选择后,群体中畸形个体的比例如何?

问答题计算题:在一对齿轮传动中,已知Z1=14,Z2=56,求速比是多少?

单选题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A共显性遗传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E拟显性遗传

问答题计算题:在一个原来平衡的群体中,对隐性纯合子进行完全选择。已知在原群体中显性纯合子的频率是0.36,问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才能是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到0.005?

单选题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病,()。A杂合子的表型与显性纯合子一样B杂合子的表型与隐性纯合子一样C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D杂合子的表型接近于显性纯合子

单选题不外显是指()。A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B隐性纯合子不表现出相应性状C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D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

单选题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存在,就能显示遗传性状()A限性遗传B隐性遗传C纯合子D杂合子E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