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A、完善国家基本地面天气站网、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站网、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B、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千米C、建设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并实现全国组网D、调整站网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

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 A、完善国家基本地面天气站网、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站网、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
  • B、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千米
  • C、建设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并实现全国组网
  • D、调整站网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

相关考题: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站址迁移后,旧址可不保留自动气象观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1年 B.2年 C.3年 D.4年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D:调查距项目最远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湖北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综合观测业务运行办法》思路与目标是对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进行梳理,综合地面气象观测与其他观测业务,建立综合业务流程,形成以观测场设备自动化运行、()承担人工观测任务的业务布局,实现县级气象观测业务综合化。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观测。

湖北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综合观测业务运行办法》思路与目标 对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进行梳理,综合地面气象观测与其他观测业务,建立综合业务流程,形成以()、气象台综合业务人员承担人工观测任务的业务布局,实现县级气象观测业务综合化。

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定,到2015年,形成地基、空基和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基本满足数值预报服务需求。A、观测要素B、时空分辨率C、可靠性D、准确度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基本技术性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气温为例,测量范围:-50―+50℃;分辨力:0.1℃;准确度:0.2℃;平均时间:1min;自动采样速率:6次/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测量范围”表示在保证主要技术性能情况下,仪器能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区间。B、“分辨力”表示仪器测量时能给出的被测量量值的最小间隔。C、“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D、“采样速率”表示自动观测时获取被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

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任务分为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三类。

区域站以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为手段,承担地面气象要素的时空加密观测任务,提高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是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B、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2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日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区域气象观测站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手段,以()为主要目的,实现高时效全自动化观测和运行。A、实况监测和临近预报服务B、特种气象观测和城市气象服务C、天气观测和预报服务D、实况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中要求: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不宜有障碍物。

优化由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天气站、一般气象站和专业气象观测站组成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属于()发展目标。A、地面气象观测B、地基遥感探测C、地基气候系统观测

台站观测时钟采用()。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以()。

填空题台站观测时钟采用()。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以()。

填空题湖北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综合观测业务运行办法》思路与目标是对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进行梳理,综合地面气象观测与其他观测业务,建立综合业务流程,形成以观测场设备自动化运行、()承担人工观测任务的业务布局,实现县级气象观测业务综合化。

多选题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定,到2015年,形成地基、空基和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基本满足数值预报服务需求。A观测要素B时空分辨率C可靠性D准确度

多选题自动气象站被用于增加地面气象观测的次数和可靠性。为此,自动气象站应做到()。A通过提供新的观测站点和在人们难以进入或不适合于居住的地方的观测站点的资料来增加已有观测站网的密度B用于人工观测站,提供正常观测时间以外的观测资料C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来增加观测的可靠性D通过对观测技术的标准化来保证观测站网的均一性E满足新的观测需要和要求F减少人为误差

单选题区域气象观测站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手段,以()为主要目的,实现高时效全自动化观测和运行。A实况监测和临近预报服务B特种气象观测和城市气象服务C天气观测和预报服务D实况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服务

多选题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A完善国家基本地面天气站网、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站网、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B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千米C建设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并实现全国组网D调整站网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

多选题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评价范围小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B评价范围大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填空题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观测。

填空题湖北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综合观测业务运行办法》思路与目标 对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进行梳理,综合地面气象观测与其他观测业务,建立综合业务流程,形成以()、气象台综合业务人员承担人工观测任务的业务布局,实现县级气象观测业务综合化。

多选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基本技术性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气温为例:测量范围:-50―+50℃;分辨力:0.1℃;准确度:0.2℃;平均时间:1min;自动采样速率:6次/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测量范围”表示在保证主要技术性能情况下,仪器能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区间。B“分辨力”表示仪器测量时能给出的被测量量值的最小间隔。C“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D“采样速率”表示自动观测时获取被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

单选题二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调查资料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年的至少连续(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3,1B5,3C10,5D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