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送时延是()A、信息块第一个比特发送起,至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B、信息块第一个字节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字节发送完C、信息块第一个帧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帧发送完D、信息块第一个分组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分组发送完
信息发送时延是()
- A、信息块第一个比特发送起,至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
- B、信息块第一个字节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字节发送完
- C、信息块第一个帧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帧发送完
- D、信息块第一个分组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分组发送完
相关考题:
关于HDLC协议的帧序号控制,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如果接收方收到一个正确的信息帧,并且该帧的发送序号落在接收窗口内,则发回确认帧B信息帧和监督帧的控制字段都包含发送序号N(S)C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包含接收序号N(R),但不包含发送序号N(S)D发送方每发送出去一个信息帧,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格。
信息发送时延是() A.信息块第一个比特发送起,至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B.信息块第一个字节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字节发送完C.信息块第一个帧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帧发送完D.信息块第一个分组发送起,至最后一个分组发送完
试题(15)网络延时测试是指测试网络系统在负载条件下转发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对于直通设备,延时是指(15)的时间间隔。(15)A.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B.从输入帧的第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C.从输入帧的第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D.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
关于HDLC协议的流量控制机制,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信息帧(I)和管理帧(S)的控制字段都包含发送顺序号B.当控制字段C为8位长时,发送顺序号的变化范围是0~127C.发送完一个信息帧(I)后,发送器就将其发送窗口向前移动一格D.接收器成功接收到一个帧后,就将其接收窗口后沿向前移动一格
HDSL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从用户端发来的信息,首先进入应用接口,在应用接口,数据流集成在()中。然后进入映射功能块,映射功能块将具有应用帧结构的数据流插入144字节的()中,发送端的()被交给公用电路。在公用电路中,加上定位、维护和开销比特,以便在HDSL。帧中透明地传送核心帧。最后由HDSL收发器发送到线路上去。A.控制帧B.应用帧结构(G.704,32时隙帧结构)C.HDSL帧结构D.核心帧
交换机SWA,SWB和SWC连接形如:SWA——SWB——SWC。三台交换机都正确配置了GVRP协议,以便互相通告VLAN信息如果在SWA上手工创建VLAN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SWA马上向SWB发送第一个Join信息,再等待Jointimer时间发送第二个Join消息B、SWA等待Holdtimer时间向SWB发送第一个Join消息,再等待Jointime时间发送第二个Join消息C、SWB接收到第一个Join消息之后马I向SWC发送第一个Join信息,再等待Jointime时间发送第二个Join消息D、SWB接收到第一个Join消息之后等待Holdtimer时间向SWC发送第一个Join消息,再等待Jointimer时间发送第二个Join消息
规定最小帧长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某站点已经将一个数据包的最后一个BIT发送完毕,但这个报文的第一个BIT还没有传送到距离很远的一个站点。而站点认为线路空闲而发送数据,导致冲突,以太网规定的最小帧长是:()A、56字节B、58字节C、64字节D、72字节
PDCCH信道对应()功能。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对于LTE系统内S1切换时延描述正确的是()。A、上行时延=S1切换前源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S1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B、上行时延=S1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S1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C、下行时延=S1切换前源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S1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D、下行时延=S1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S1切换前源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
以下信道分别对应哪些功能:PDCCH()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对于异系统切换时延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B、下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C、上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D、下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
以下信道分别对应哪些功能:PCFICH(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PHICH(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PDCCH()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以下信道分别对应哪些功能:PCFICH();PHICH(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PDCCH(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使用()技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事先并不建立实际通路,当发送方有数据块要发送时,先将其存在第一个交换局,随后再传到下一个交换局,每次一个链路。A、多路复用B、分组交换C、文件传输D、报文交换
多选题以下信道分别对应哪些功能:PCFICH;PHICH;PDCCHA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占用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B采用BPSK调制,传输上行信道反馈信息。C采用QPSK调制,携带一个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数,传输格式。D用于发送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功控命令等,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块DCI承载,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DCI资源。
单选题OTUk帧在发送时按照先(),再从上到下的顺序逐个字节发送,在发送一个字节时先发送字节的MSB,最后发送字节的LSB。A从左到右B从前到后C从上到下D从右到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