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开直流接触器()A、不加电时触点闭合B、加电时触点闭合C、正常时触点闭合D、异常时触点闭合

常开直流接触器()

  • A、不加电时触点闭合
  • B、加电时触点闭合
  • C、正常时触点闭合
  • D、异常时触点闭合

相关考题:

东风4B型内燃机车上安装多种电磁接触器;例如CZ0-400/10型电磁接触器中的“1”表示()。 A、常开触头对数B、直流C、常闭触头对数D、额定电流

SS9型电力机车CZT-20直流接触器有()对常开触头。 A、1B、2C、3

自锁就是指当松开启动按钮后,接触器通过()使线圈保持得电的作用。A自身常闭辅助触点B自身常开辅助触点C其它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D其它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

CZT-20B型直流接触器有()个常开主触头,()个常闭主触头。

根据流过控制线圈的电流不同可以把继电器分为交流继电器、直流继电器和交直流两用继电器,把接触器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与本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可达到自锁的目的。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可见到常把正(反转)接触器的()触点()在反转(正转)接触器线电路中。A、常开;串B、常开;开C、常闭;串D、常闭;并

当接触器线圈通电时,接触器各触头动作顺序是()。A、常开触头先闭合,然后常闭触头分断B、常闭触头先分断,然后常开触头闭合C、常开.常闭触头是联动的,同时动作D、视具体控制电路要求而定

直流接触器型号C、ZO——40C、/20表示常开触头数量为()。A、4B、2C、8D、6

6-0-6档,12个回路的主令控制回路,主钩在上升第六档时,上升接触器释放,重物高速坠落,故障原因是()A、下降接触器常闭点未断开B、下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未断开C、上升接触器常开触点未闭合D、上升接触器常闭触点未闭合

一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型号为CZ5—22—10/22,则其有()常开辅助触头。A、0个B、2个C、4个D、5个

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中,两个接触器要相互联锁,可将接触器的()触头串接到另一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 A、常开辅助B、常闭辅助C、常开主触头D、常闭主触头

直流接触器常开触点是指()A、不加电时触点闭合B、加电时触点闭合C、正常时触点闭合D、异常时触点闭合

电磁接触器辅助接点具有()功能的接点。A、只有常开B、只有常闭C、常开和常闭D、以上都不是

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是正转接触器的()。A、常闭触头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头连联锁B、常开触头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触头连联锁C、常闭触头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触头连联锁D、常开触头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头连联锁

直流接触器一般是()极的,也有小容量的直流接触器制成双极的。

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联锁的是()A、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电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电联锁B、正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电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电联锁C、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电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联锁

自锁就是当松开启动按钮后,接触器通过()使线圈保持得电的作用。A、自身常闭触点B、自身常开辅助触点C、其它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D、其他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

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是()。A、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联锁B、正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联锁C、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联锁D、正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联锁

交流负载应选用交流接触器,直流负载必须选用直流接触器。

填空题CZT-20B型直流接触器有()个常开主触头,()个常闭主触头。

单选题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自锁触点正确连接方法是()。A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与起动按钮串联B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与起动按钮并联C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与起动按钮并联D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与起动按钮串联

填空题CJ8Z-150Z型接触器为了适合电力机车上的直流控制,采用了()结构,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工作依靠接触器自身的一对常闭和常开辅助触头来完成。

单选题自锁就是指当松开启动按钮后,接触器通过()使线圈保持得电的作用。A自身常闭辅助触点B自身常开辅助触点C其它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D其它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

单选题对于直流接触器,下面说法错误的()。A直流接触器的铁芯可以是整块铁制成的B直流接触器属恒磁势电器C直流接触器的线圈在衔铁吸合后串入经济电阻以减少损耗D若不串经济电阻,直流接触器衔铁吸合后磁通较衔铁吸合前小

单选题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只要交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通电,接触器就动作,使()。A主常开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闭合,电动机运转B主常开触头闭合,辅助常开触头断开,电动机运转C主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闭合,电动机运转D主常开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断开,电动机停转

单选题自锁电路是利用接触器的()触头。A常开B常闭C常开或常闭

单选题SS9型电力机车CZT-20直流接触器有()对常开触头。A1B2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