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多轮滑车仅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量应相应的降低,降低值按照滑轮数比例确定,其重物重心仍应通过滑车中心线。

若多轮滑车仅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量应相应的降低,降低值按照滑轮数比例确定,其重物重心仍应通过滑车中心线。


相关考题:

滑车按其在起重作业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F.导向滑车

滑车按其组成部分的滑轮数目分为()。 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

滑车按照滑轮数目,可分为4类,能够穿绕滑车组的是() A.单轮猾车B.双轮滑车C.三轮滑车D.多轮滑车

在使用多门滑车中的几门时,应按滑车门数和所使用门数的比率降低起重量使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使用多门滑车中的几门时,应按滑车门数和所使用门数的比例()起重量使用A.降低B.提高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穿引辘绳时,应将定滑车吊起,使两滑车相距2M左右B.若两只滑车的滑轮数不等,一般应将滑轮数多的作为动滑车,以增加省力倍数C.若两只滑车的滑轮数不等,则辘绳的根端应固定在动滑车的尾眼上D.辘绳的根端应逆时针方向穿引

若多轮滑车,仅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可以增加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使用多门滑车,仅用其中几门时,滑车的可增加起重量应用。

起重滑车使用要求正确的有()。A、多轮滑车仅使用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应进行折减B、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C、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宜大于5°D、滑车组穿绕跑绳的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抽头穿法E、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应采用花穿

在使用多门滑车中的几门时,应按滑车门数和所使用门数的比率降低起重量使用。

在使用多门滑车中的几门时,应按滑车门数和所使用门数的比例()起重量使用。A、降低B、提高

若多轮滑车,反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可以增加。

使用中的滑车组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滑车起重量1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00mmB、滑车起重量2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900mmC、滑车起重量10~20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1000mmD、滑车起重量35~50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200mm

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32~50(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允许距离为1000mm。

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5(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500mm。

滑车按其在起重作业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F、导向滑车

滑车按其组成部分的滑轮数目分为()。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

在使用多门滑车中的几门时,应按滑车门数和所使用门数的比率降低起重量使用。()A、正确;B、错误。

定滑车11轮,动滑车10轮,在不附加导向滑车的情况下穿双抽滑轮组,最多工作绳数是()。

若多轮滑车,仅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可以增加。

单选题木滑车的大小规格是以()来表示的。A车壳的长度;B滑车起重量;C滑车重量;D滑轮的直径。

单选题当滑车组采用8轮滑车时,应跑绳穿绕滑轮的方法是( )。A顺穿B花穿C双抽头D组合式

多选题滑车按其组成部分的滑轮数目分为()。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

判断题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32~50(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允许距离为1000mm。A对B错

单选题在配对绞辘时,若两只滑车的滑轮数不相等,一般应将滑轮数多的作为:()A动滑车B定滑车C动滑车、定滑车均可D动滑车、定滑车均不可

多选题滑车按其在起重作业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A双轮滑车B定滑车C单轮滑车D动滑车E多轮滑车F导向滑车

判断题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5(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500mm。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