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雷达管制服务时,有关航空器之间垂直间隔标准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两架航空器相遇后,并已获得规定的水平间隔,相对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可不再保持垂直间隔B、一架航空器报告与另一架航空器目视相遇过,相对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可不再保持垂直间隔C、若雷达管制间隔为20千米,则两架航空器相遇后,必须保持20千米才能相互穿越高度D、6000米(含)以下,航空器垂直间隔为300米;6600米以上航空器垂直间隔为600米

提供雷达管制服务时,有关航空器之间垂直间隔标准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架航空器相遇后,并已获得规定的水平间隔,相对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可不再保持垂直间隔
  • B、一架航空器报告与另一架航空器目视相遇过,相对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可不再保持垂直间隔
  • C、若雷达管制间隔为20千米,则两架航空器相遇后,必须保持20千米才能相互穿越高度
  • D、6000米(含)以下,航空器垂直间隔为300米;6600米以上航空器垂直间隔为600米

相关考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规定》:目视飞行时,航空器在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应 当_______,并保持500米以上的间隔; 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飞行员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______,从座舱右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规定》规定: 在障碍物附近滑行,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__公 里。地面滑行时,航空器对头相遇,应当各自靠___滑行,并且保持必要的安全间隔;航空器交叉相遇,飞行员从座舱___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______。 两架以上航空器跟进滑行,后航空器不得超越前航空器,后航空器与前航空器的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

在同一作业区作目视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时,应当各自向()避让,相互间保持()米以上间隔。A、左,500B、左,300C、右,500D、右,300

运输航空事故征候标准规定,进近飞行阶段(包括雷达管制),航空器之间的纵向间隔、横向间隔、垂直间隔同时小于()米时为飞行冲突A、3000;2000;200;B、3000;2000;100;C、3000;1000;100;D、2000;1000;100。

在实施雷达管制中,某失去通信联络的已被识别的航空器与其他雷达管制下航空器可以配备()间隔。A、垂直B、目视C、雷达D、雷达监控间隔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主要责任造成的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空中交通管制事故? ()A、等级飞行事故B、由于调配间隔不当,造成两架航空器危险接近C、造成航空器迫降D、造成航空器无人指挥

提供雷达管制服务的陈述,正确的是()。A、提供雷达管制服务前,雷达管制员必须对航空器进行雷达识别,并保持该识别至雷达管制服务终止B、在进近管制区内除航空器在最后进近阶段外,为调配航空器之间的间隔,可对航空器的速度加以调整限制C、对实施最后进近的航空器应提供应飞航向、距接地点的距离及高度D、航空器在进入二次雷达覆盖区以前,未得到指定的应答机编码时,使用A3000

逆向飞行(包括使用同一测距台的径向线上的飞行),两架航空相遇前应当配备规定的垂直间隔,经测距台定位,证实航空器已相遇后()千米以上,可以相互穿越高度。A、40B、20C、5D、10

两架目视飞行的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时,应当各自向右避让,相互间保持()米以上间隔。A、300B、600C、150D、500

当两架航空器纵向和侧向间隔小于规定标准时,一架航空器未离开所占用的高度层,不得指挥另一架航空器()或()该高度层。A、穿越、占用B、飞越、通过C、使用、飞越D、A、B和C

雷达管制移交时,被移交航空器的间隔应当符合接受方所认可的(),同时移交方还应将指定给航空器的高度及有关指令通知接受方。A、最低间隔B、垂直间隔C、程序间隔D、雷达监控间隔

按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小于对称面夹角70度)超越时,应当从前面航空器右侧保持500米以上的间隔进行,避免()。A、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超越的航空器不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B、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超越的航空器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C、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航空器驾驶员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D、超越的航空器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可以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

雷达失效时,雷达管制员应当采取()措施。A、首先应在航空器之间建立规定的垂直间隔,紧急时可采用半数高度层,但应尽早配备规定的高度层。B、继续为保持双向联系的航空器提供雷达间隔服务C、通知航空器雷达失效,恢复自主领航、位置报告D、A和C

同一作业区作目视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超越前面航空器时,应当从前面航空器()侧保持()米以上的间隔进行。A、左,300B、左,500C、右,300D、右,500

相对飞行的两架航空器,雷达管制员在显示器上看到两个雷达目标重叠时,()指挥航空器相互穿越高度层。A、不可以B、可以C、不一定D、视情况而定

目视飞行航空器的管制移交间隔为()间隔。A、程序管制B、目视管制C、程序与目视管制D、雷达管制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相遇时,应当按如下规定避让并调整间隔: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时,航空器驾驶员从座舱右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高度。A、上升B、下降C、保持D、B和C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相遇时,应当按如下规定避让并调整间隔: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时,航空器驾驶员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高度。A、上升B、下降C、保持D、A和C

雷达管制尾流标准适用于跟进航空器与先行航空器同高度时,或当跟进航空器在先行航空器下方垂直间隔小于()米高度飞行时采用。A、1000B、500C、600D、300

提供雷达管制服务时,()是测定航空器之间间隔的方法。A、两架航空器的一次雷达标志,以两标志最近边缘的距离测算B、一架航空器的一次雷达标志与另一架航空器的二次雷达标志,以一次雷达标志的边缘至二次雷达标志中心点的距离测算C、两架航空器雷达位置符号,以两个标志最近边缘测算;一架航空器雷达符号与另一架航空器一、二次雷达标志,以其雷达符号中心到一、二次雷达标志最近边缘之间距离测算D、两架航空器的二次雷达标志,以两个标志最近边缘测算;如有足够的精度,亦可按两个中心点的距离测算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相遇时,应当按如下规定避让并调整间隔: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时,应当各自向()避让,相互间保持()米以上间隔。A、左,300B、左,500C、右,500D、右,300

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时,可为()配备最低雷达间隔标准。A、已识别的一次雷达标志的两架航空器之间B、已识别的一次雷达标志航空器与已识别的二次雷达标志航空器之间C、已识别的二次雷达标志的两架航空器之间D、A、B和C

根据仪表飞行规则的条件,航空器之间配备的间隔有()间隔。A、雷达、程序B、垂直、纵向、侧向C、尾流、DME、VOR、NDBD、雷达、程序、目视

沿ADS航路飞行的航空器由民航负责指挥,其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为()。A、最小纵向间隔5分钟,最小垂直间隔600米B、最小纵向间隔15分钟,最小垂直间隔1200米C、最小纵向间隔10分钟,最小垂直间隔600米D、最小纵向间隔20分钟,最小垂直间隔1200米

在机场管制服务中,监视雷达系统可以用于提供()。A、雷达监视最后进近中的航空器B、雷达监视在机场附近的其它航空器C、建立航空器间的间隔并对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提供导航帮助D、A、B和C

飞行间隔是为了防止飞行冲突,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利用率所规定的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飞行间隔包括()A、纵向间隔和横向间隔B、垂直间隔和纵向间隔C、垂直间隔和水平间隔D、垂直间隔和横向间隔

雷达管制尾流标准适用于跟进航空器同高度时,或当跟进航空器在先行航空器下方垂直间隔小于下述哪一高度飞行时采用?()A、1000mB、500mC、600mD、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