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管制间隔不适用于()。A、经过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B、在起飞跑道末端2千米之内能被识别的离场航空器与经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C、经过雷达识别的VFR飞行和IFR飞行的航空器之间D、未经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

雷达管制间隔不适用于()。

  • A、经过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
  • B、在起飞跑道末端2千米之内能被识别的离场航空器与经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
  • C、经过雷达识别的VFR飞行和IFR飞行的航空器之间
  • D、未经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

相关考题:

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谁负责认()A.机长B.雷达管制员C.程序管制员

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雷达管制员负责。()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所提供的间隔性质、指挥方法和程序管制相同,但是比程序管制间隔小,而相比雷达管制的间隔又大。A.自动化管制B.非自动化管制C.雷达监测管制D.雷达控制下的程序管制

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相邻的进近雷达管制区边界之间的间隔,在未经协调前,不得小于().A、5公里B、10公里C、15公里

在实施雷达管制中,某失去通信联络的已被识别的航空器与其他雷达管制下航空器可以配备()间隔。A、垂直B、目视C、雷达D、雷达监控间隔

西部航路的管制间隔采用()。A、雷达管制间隔B、自动相关监视下缩小的间隔C、程序管制间隔D、雷达监控下缩小的间隔

在相邻管制区使用雷达间隔时,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管制区边界线之间的间隔在未经协调前,进近管制不得小于()千米。A、3B、4C、5D、10

在相邻管制区使用非雷达间隔时,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管制区边界线之间的间隔在未经协调前,进近管制不得小于()千米,区域管制不得小于()千米。A、3、5B、5、10C、6、20D、6、10

在实施雷达间隔标准时,雷达管制员应当考虑()。A、航空器的运行方向、飞行速度和雷达的技术性能B、雷达管制员的能力C、航路结构的复杂程度D、通信能力

区域管制区内,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管制区边界线之间的间隔,在相邻管制区使用雷达间隔时,未经协调前不得少于多少千米?()A、5B、10C、15D、20

当雷达设备突然失效时,雷达管制员应当首先通告()雷达服务终止并实施程序管制间隔标准。A、值班领导B、军航管制室C、雷达保障部门D、所有管制下的航空器

在实施雷达间隔标准时,雷达管制员不必考虑()。A、通信拥挤造成的干扰B、航空器的重量C、雷达管制的能力D、雷达技术性能

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谁负责()。A、机长B、雷达管制员C、程序管制员

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谁负责认()A、机长B、雷达管制员C、程序管制员

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相邻的区域雷达管制区边界之间的间隔,在未经协调前,不得小于().A、5公里B、10公里C、15公里

目视飞行航空器的管制移交间隔为()间隔。A、程序管制B、目视管制C、程序与目视管制D、雷达管制

区域管制室实施雷达管制时,雷达管制员应当()。A、了解相邻管制单位的雷达工作情况,证实可否实施雷达移交B、了解最新航行通告C、准备飞行进程单D、为航空器之间正确配备间隔,提供雷达情报服务等

除非塔台管制室可以提供目视间隔或与管制单位间另有协议,雷达管制员在履行进近管制职责时,应当对着陆航空器()的正确与否负责。A、姿态B、间隔C、航向D、下降梯度

雷达管制最低间隔适用于被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但是()的航空器之间不得使用雷达管制最低间隔。A、进近阶段B、起飞阶段C、等待航线上D、绕飞雷雨

雷达设备失效时,雷达管制员应当立即通告所有航空器雷达管制服务终止并实施()管制间隔。A、雷达B、雷达监控C、程序D、目视

区域管制区内实施雷达管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由()负责。A、机长B、雷达管制员C、机长和雷达管制员D、程序管制员

导航分为()、航路导航;雷达分为着陆雷达、监视雷达和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一次、二次雷达及终端管制设备(简称航管雷达设备)。

雷达管制是指空中交通管制员利用雷达显示器上所显示的信息向航空器提供程序管制间隔的管制服务。

在区域管制范围内,航空器之间水平间隔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程序管制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雷达管制B、雷达管制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程序管制C、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程序管制雷达管制D、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雷达管制程序管制

管制员根据雷达屏幕上的信息向航空器提供管制间隔的管制方法,称为()A、程序管制B、飞行管制C、雷达管制D、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

区域管制范围内冲突告警距离参数理论设置值为()。A、10千米或本*区域内雷达管制间隔B、15千米或本*区域内雷达管制间隔C、20千米或本*区域内雷达管制间隔D、30千米或本*区域内雷达管制间隔

多选题雷达管制的内容有()A目标的识别和移交B雷达间隔C雷达协助导航D最小安全高度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