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锁尾部与钩体间隙不得大于()。A、3mmB、4mmC、5mm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锁尾部与钩体间隙不得大于()。

  • A、3mm
  • B、4mm
  • C、5mm

相关考题:

闭锁试验:在全开位时,持续稳定地推动钩舌鼻部,钩舌应转动到闭锁状态,同时钩锁落到闭锁位置,此时向外搬动钩舌鼻部,钩舌呈牵引状态时,须符合:16型、17型车钩闭锁位下锁销杆显示孔须完全可见,车钩闭锁位钩舌鼻部与钩体正面距离不大于()mm。 A.98B.100C.133D.130

13号、13A型上作用车钩在闭锁位置时使用“锁铁托具”,并使钩锁铁腿贴靠壁,向上托起钩锁铁,不得开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车钩在锁闭状态时,钩锁向上的活动量为()mm。

车钩闭锁位是指钩舌尾部转入钩体的钩腔,()锁住钩舌不能转动的状态。

车钩闭锁位是指钩舌尾部转入钩体的钩腔,钩锁铁锁住钩舌不能转动的状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体防跳凸台和钩锁的作用面须平直,上防跳凸台的高度为()。 A、16~17mmB、17~18mmC、18~19mmD、19~20mm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锁与钩舌的接触面须平直,其高度不少于()。 A、40mmB、50mmC、60mmD、70mm

钩舌尾部与钩锁铁接触处的间隙不大于()mm。 A、2B、3C、4D、5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13号钩钩舌与钩锁铁侧面间隙不大于()。 A、6.5mmB、7.0mmC、7.5mmD、8.0mm

临修时,钩舌呈牵引状态时,16型、17型车钩闭锁位下锁销杆显示孔须完全可见,车钩闭锁位钩舌鼻部与钩体正面距离不大于()。 A.130mmB.120mmC.100mmD.90mm

车钩在闭锁状春时,钩舌与钩耳上下面间隙不大于()。A、7mmB、8mmC、9mmD、10mm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舌尾部与锁铁接触面须平直,其垂直接触高度不小于()。A、20mmB、30mmC、40mmD、50mm

车钩在锁闭状态时,钩舌尾部与钩锁间横向间隙不得大于()。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舌与钩锁铁侧面间隙不大于()。A、6.5mmB、7.0mmC、7.5mmD、8.0mm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舌厚度不大于()。A、62mmB、63mmC、64mmD、65mm

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舌销与销孔的间隙不大于()。A、1.6mmB、2.6mmC、3.6mmD、4.6mm

13B型上作用车钩在闭锁位臵时使用“锁铁托具”并使钩锁铁腿贴靠后壁,向上托起钩锁铁,不得开锁。

钩锁安装在钩锁腔内,是控制车钩开锁、闭锁和全开三态作用的主要零件。在闭锁位置时,钩锁挡住钩舌尾部,使钩舌不能转动,;在全开位置时,钩锁推动()使钩舌张开。

钩锁铁与钩舌尾部间横向间隙不得大于(),其磨耗面可补焊修复。A、7mmB、6mmC、5mm

车钩闭锁位是指钩舌尾部转入钩体的钩腔,钩锁铁锁住钩舌不能转动的状态。

车钩在闭锁位置时,向上托起钩锁,跳动量不大于()。A、10mmB、12mmC、15mmD、20mm

单选题临修时,钩舌呈牵引状态时,16型、17型车钩闭锁位下锁销杆显示孔须完全可见,车钩闭锁位钩舌鼻部与钩体正面距离不大于()。A130mmB120mmC100mmD90mm

填空题车钩在锁闭状态时,钩舌尾部与钩锁间横向间隙不得大于()。

判断题车钩闭锁位是指钩舌尾部转入钩体的钩腔,钩锁铁锁住钩舌不能转动的状态。A对B错

填空题钩锁安装在钩锁腔内,是控制车钩开锁、闭锁和全开三态作用的主要零件。在闭锁位置时,钩锁挡住钩舌尾部,使钩舌不能转动,;在全开位置时,钩锁推动()使钩舌张开。

单选题车钩在闭锁状态时,钩锁尾部与钩体间隙不得大于()。A3mmB4mmC5mm

单选题钩锁铁与钩舌尾部间横向间隙不得大于(),其磨耗面可补焊修复。A7mmB6mmC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