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加上标点后是:“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加上标点后是:“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相关考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的是?()。 A、晋灵公不君B、求也退,故进之C、由也兼人,故退之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l0题。(10分)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C.秦伯说,与郑人盟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2)郑文公是如何说服烛之武去见秦君的?

下列各句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A.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B.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C. 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D.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课文介绍该课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同单元另外一篇课文为《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学习此类作品,要注意言语中的逻辑性,通过对散文中人物语言、行为的学习,体会说理性语言的艺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文言文中的行人辞令散文,应引导学生注意语言中的逻辑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语言艺术与实用效果等。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郑某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出售某幅古画,价金70万元。魏某于11月3日致函于郑某,表示愿意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郑某于11月6日函复愿降价5万元,但应于一周内答复,魏某未为任何表示。 11月26日,郑某再致函于魏某,愿以60万元出售。魏某不知郑某之来信,于11月27日致函于郑某,愿意以60万元购买。郑某之信于11月28日上午到达,魏某之信于11月29日下午到达。郑某发信后,获知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即于11月27日下午以特快专递发出撤回之通知,因邮差误投,于11月30日下午到达。魏某即发迟到之通知,并请求交付该幅古画,并移转其所有权。12月5日在郑某、魏某二人履行完毕后,经魏某请专家鉴定,该古画为赝品,仅值1万元。而且郑某刊登广告时即明知其是赝品。问:(1)郑某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为什么?(2)魏某于11月3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为什么?(3)如何认定郑某于11月6日函复行为的性质?为什么?(4)到11月26日,郑某再致函于魏某的行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5)郑某于11月26日再致函于魏某的行为何时生效?(6)郑某发出撤回的通知是否生效?为什么?(7)魏某不知郑某之来信,于11月27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8)郑某与魏某关于买卖古画的合同何时成立?(9)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10)如果该合同无效,郑某应当负何种责任?为什么?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体现这一原因的是语段中哪一个词?

【单选题】郑人“买椟还珠”的故事:“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这里的翡翠二字指的是()。A.羽毛B.鸟C.珠玉D.椟

20、《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的作者是_________。A.艾青B.郑敏C.穆旦D.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