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0岁,女性,1天前清晨因双侧季肋部疼痛而醒来,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T以下痛觉消失和束带感,深感觉正常,尿潴留。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脑血管病B、脊髓前动脉综合征C、急性脊髓炎D、脊髓压迫症E、重症肌无力

患者,60岁,女性,1天前清晨因双侧季肋部疼痛而醒来,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T以下痛觉消失和束带感,深感觉正常,尿潴留。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脑血管病

B、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C、急性脊髓炎

D、脊髓压迫症

E、重症肌无力


相关考题:

患者,男,43岁。3个月前自觉左季肋部疼痛,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4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且排尿困难。查体:双侧肋缘下痛觉减退,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级,病理征阳性。初步诊断,患者可能为A、神经肌肉接头病B、周围神经病C、肌病D、脊髓病E、颅内疾病该患者病变可能已经侵犯至A、红核脊髓束和皮质脊髓束B、脊髓丘脑束和网状脊髓束C、皮质脊髓束和脊髓丘脑束D、脊髓丘脑束和薄束E、顶盖脊髓束和皮质脊髓束脊髓病损的水平是A、颈髓B、胸髓C、腰髓D、骶髓E、尾髓

女性患者,27岁。1周前患“感冒”,1d前开始背部疼痛,继而出现肢体麻木,双下肢瘫痪,尿潴留。查体:T4节段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1级,腱反射对称,双侧Babinski征阳性。考虑诊断为A.吉兰-巴雷综合征B.急性脊髓炎C.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D.视神经脊髓炎E.脊髓空洞症

患者,女性,22岁,低热及全身不适1天收入院。入院后患者感两足麻木无力,逐渐加重,3天内两下肢完全瘫痪,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临床诊断急性脊髓炎。查体:双下肢完全瘫痪,肌张力低下,双侧病理征阴性。乳头水平以下痛触觉均消失且无汗,该患者脊髓损伤水平定位正确的是 A、C4B、L1C、T4D、T12E、T10

女患,36岁,2年前出现右胸背部疼痛,1.5年前右下肢无力、左下肢痛温觉迟钝,6个月前双下肢无力、上楼困难,3个月前排尿困难和便秘,近1个月不能行走。查体: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双T7~T8以下痛觉温度觉、音叉觉减退,双侧Babinski征(+)。诊断考虑为 A、脊髓炎B、脊髓蛛网膜炎C、脊髓空洞症D、髓外硬膜内肿瘤E、脊髓内肿瘤

女性,32岁,1周前双眼视力减退,5天前双眼失明,3天前双下肢无力,麻木,排尿困难,1天来双下肢不能活动,不能排尿、检查:双眼无光感,双视乳头边界清楚,颜色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双Babinski征(+)、双脐水平以下痛觉、温度觉、位置觉和音叉觉丧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播散性脑脊髓炎B、急性脊髓炎C、球后视神经炎D、视神经脊髓炎E、多发性硬化症

患者,女性,20岁,有咳嗽、咳痰、消瘦、食欲减退、周身酸痛等症状半个月,于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1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有胸部疼痛、束带感,尿便功能障碍。查体:体温37.9℃,双上肢正常,胸椎有压痛,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为(++++),剑突下痛温觉减退,双侧巴氏征(+)上述检查完善后,仍需进一步行A.胸椎MRIB.腰椎MRIC.腰穿D.胸片E.肌电图

患者,女性,20岁,有咳嗽、咳痰、消瘦、食欲减退、周身酸痛等症状半个月,于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1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有胸部疼痛、束带感,尿便功能障碍。查体:体温37.9℃,双上肢正常,胸椎有压痛,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为(++++),剑突下痛温觉减退,双侧巴氏征(+)该病损害的节段处于A.T12~L2B.圆锥处C.颈膨大处D.腰膨大处E.T3~T8

患者,女性,20岁,有咳嗽、咳痰、消瘦、食欲减退、周身酸痛等症状半个月,于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1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有胸部疼痛、束带感,尿便功能障碍。查体:体温37.9℃,双上肢正常,胸椎有压痛,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为(++++),剑突下痛温觉减退,双侧巴氏征(+)该病的病因首先考虑为A.病毒感染B.肿瘤C.化脓性炎症D.椎间盘突出E.结核

患者,60岁,女性,1天前清晨因双侧季肋部疼痛而醒来,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T以下痛觉消失和束带感,深感觉正常,尿潴留。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脑血管病B脊髓前动脉综合征C急性脊髓炎D脊髓压迫症E重症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