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理论是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引发不舒服的感觉。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引发不舒服的感觉。


相关考题: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或行为。当二者出现了不一致,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需要认知平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68年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 )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A. 无关B. 一致C. 不一致D. 相近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下列属于认知失调的是( )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态度改变的方法是()。A: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B: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C: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D: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冲突

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认为态度改变的方法是()。A: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B: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C: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D: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冲突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A.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B.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C.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D.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冲突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A对B错

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等人提出的。A华生B冯特C霍夫曼D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