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句中“善”可以理解为()。 A.指美好B.指有道德C.指高明D.指做得对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句中“善”可以理解为()。

A.指美好

B.指有道德

C.指高明

D.指做得对


相关考题:

下列各句中的“亡”字,用直接引申义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D、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C、孟尝君就国于薛D、异乎三子者之撰。

下列哪些是出自《颜氏家训》的:A、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B、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C、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D、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下列語句中,下劃綫上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嘉,善也。B.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思,思念。C.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懷,思也。D.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控,赴告。

61、“矣”的意思是说话人说出一个已经发生的或者即将出现的新情况,可以理解为“了”。

2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中的“是”可以理解为“某”。

3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篇第三》)说明孔子认为A.美就是善B.善就是美C.美不等同于善D.善不等同于美

23、下面各句中的“为”,与“不为人知”的“为”用法相同的是:A.吾能为之足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为之,则难者亦易矣D.吾为子先行

一、写出本单元通假字: (3分*10=30分) 颁通() 检通() 塗通() 莩通() 尚通() 有通() 拂通() 以通() 枝通() 已通() 二、翻译:(35分*2=70分) (1)”昔者,孔子没------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35分) (2)”后稷教民稼穑------而暇耕乎?”(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