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内有菌痢病史,近期五腹痛、腹泻症状,结肠镜检查有肠黏膜炎症病变,便培养有志贺菌生长A.慢性迁延型B.慢性隐匿型C.急性中毒型菌痢休克型D.急性中毒型菌痢脑型E.急性发作型

1年内有菌痢病史,近期五腹痛、腹泻症状,结肠镜检查有肠黏膜炎症病变,便培养有志贺菌生长

A.慢性迁延型

B.慢性隐匿型

C.急性中毒型菌痢休克型

D.急性中毒型菌痢脑型

E.急性发作型


相关考题:

诊断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依据是A.粪便涂片查细菌B.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C.粪便培养阳性D.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E.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性溃疡

男性患者,28岁。一天前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7次,伴里急后重。便培养示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其腹泻的发生机制是A、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B、黏膜炎症、溃疡等致血浆、黏液、脓血渗出C、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D、胃肠黏膜分泌过多的液体E、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

患者,女,30岁。间断下腹痛伴腹泻2年,每日排便4~6次,为糊状便,偶见脓血,便后疼痛可自然缓解,无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见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部分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该患者腹泻的机制主要是A.肠内容物渗透压高,导致小肠渗透性腹泻B.炎性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减少C.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强D.大肠黏膜对Na+吸收减少

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是 A、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B、无明显腹痛、腹泻C、大便常规有大量炎性细胞D、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E、肠黏膜有痢疾溃疡

男性,28岁。一天前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7次,伴里急后重。便培养示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其腹泻的发生机制是A、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B、黏膜炎症、溃疡等致血浆、黏液、脓血渗出C、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D、胃肠黏膜分泌过多的液体E、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

诊断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依据是A.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B.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C.粪便培养阳性D.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性溃疡E.粪便涂片查细菌

男性,28岁,一天前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7次,伴里急后重。便培养示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其腹泻的发生机制是A: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B: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C:胃肠黏膜分泌过多的液体D: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E:黏膜炎症、溃疡等致血浆、黏液、脓血渗出

女性、30岁,左下腹痛、腹泻每天10余次,粘液脓血便,有里急后重,低热1个月,按急性菌痢治疗无效。查体: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1)该病人除结肠镜检查外还应进行什么检查以明确诊断?(2)结肠镜结果节段性肠道病变伴纵行溃疡,全层性炎症。临床诊断考虑是?

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是( )A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B无明显腹痛、腹泻C大便常规有大量炎性细胞D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E肠黏膜有痢疾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