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有( )。A.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B.在避难层楼板上宜设隔热层C.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D.避难层内的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E.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有( )。

A.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B.在避难层楼板上宜设隔热层

C.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D.避难层内的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E.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相关考题: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B.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D.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E.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避难层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隔墙和2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四周分隔开,楼板上宜设隔热层;A.1B.2C.3D.4

(2019年真题)某建筑高度为248m的公共建筑,避难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关于该建筑避难层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B.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外窗,该外窗的有限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1%C.设备管道去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D.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固定窗,窗口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2%

某建筑高度为248m的公共建筑,避难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关于该建筑避难层防火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B.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外窗,该外窗的有限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1%C.设备管道去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D.避难层应在外墙上设置固定窗,窗口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地面面积的2%

关于避难走道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A.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B.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和机械排烟设施C.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D.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 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B.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hC.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D.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E.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60m

避难层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A.0.50hB.1.00hC.2.00hD.3.00h

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设置不符合规定的是( )。A.避难走道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B.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C.防火分区到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D.避难走道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

为保证避难层有较长时间抵抗火烧的能力,避难层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小时。A.3B.2C.1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