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8岁,发现左下睑肿物6年,渐增大,无痛,体检见左下睑内侧不规则形隆起肿物,约11mm×8mm,边界不清,表面有溃疡,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正确的诊断是A、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睑板腺癌D、睑板腺囊肿E、睑腺炎

患者男,58岁,发现左下睑肿物6年,渐增大,无痛,体检见左下睑内侧不规则形隆起肿物,约11mm×8mm,边界不清,表面有溃疡,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正确的诊断是

A、鳞状细胞癌

B、基底细胞癌

C、睑板腺癌

D、睑板腺囊肿

E、睑腺炎


相关考题:

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睑板慢性肉芽肿称为A、睑板腺囊肿(霰粒肿)B、内麦粒肿C、外麦粒肿D、内睑腺炎E、外睑腺炎

患者,男,40岁。因左下颌下区囊性肿物行左下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1个月起左下颌下区又出现同样的囊性肿物。查左舌下区浅蓝色肿物,质轻,穿刺有蛋清样液。该患者左下颌下区出现的肿物应诊断为A、左下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B、左舌下腺囊肿口外型C、左下颌下腺摘除术后继发感染D、左下颌下区淋巴结炎E、左下颌下腺导管结石

患者女,56岁,左上睑反复出现硬结2个月,已在外院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3次,术后均复发。检查:Vos1.0,左眼上睑皮下可扪及一黄豆大小不规则形硬结,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的睑结膜面局部见黄白色结节隆起,余无异常发现。右眼视力1.0,眼前段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提问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睑板腺囊肿B、睑腺炎C、皮肤粉瘤D、皮样囊肿E、皮脂腺腺癌F、以上均不是提问2: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继续观察B、抗感染治疗C、尽快行眼睑肿物控制性切除术D、术后肿物需送病理检查E、放射治疗F、以上均不是

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睑板慢性肉芽肿称为A、睑板腺囊肿B、内麦粒肿C、外麦粒肿D、外睑腺炎E、内睑腺炎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右下睑肿物20年,逐渐增大,无痛感。眼部检查:可见右下睑内侧有一类圆形隆起肿物,约11mm×8mm大小,边界清,表面呈黑褐色,血管扩张,其基底部较硬。考虑临床诊断为( ) A、眼睑色素痣B、眼睑基底细胞癌C、眼睑黑色素瘤D、睑板腺囊肿E、眼睑鳞状细胞癌

患者,男,40岁。因左下颌下区囊性肿物行左下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1个月起左下颌下区又出现同样的囊性肿物。查左舌下区浅蓝色肿物,质轻,穿刺有蛋清样液。该患者左下颌下区出现的肿物应诊断为 A、左下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B、左舌下腺囊肿口外型C、左下颌下腺摘除术后继发感染D、左下颌下区淋巴结炎E、左下颌下腺导管结石

女性,27岁。发现左腹壁肿物2年。查体:左下腹壁肿物约6cm×4cm大小,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差。B超示腹壁腹直肌内低回声实性肿物。诊断为 A、脂肪瘤B、纤维瘤C、血管瘤D、淋巴瘤E、表皮样囊肿

患者男性,5岁,因发现腹围增大就诊,体检:腹部可触及一边界不清的巨大肿物。腹部CT提示右肾上腺区有一直径约9cm的肿物。患者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后肿物组织病理活检提示神经母细胞瘤。下列哪个基因的突变与之有关( ) A、BCL-1B、p53C、N-MYCD、K-RASE、Lyn

患者女,59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渐增大。体检:左眼上睑外侧睑板见黄白色结节状肿物,实性,质地较硬韧,表面溃烂。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细胞质泡沫状,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形,异型明显,核分裂较常见。部分瘤细胞核呈空泡状。正确的诊断是A、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睑板腺癌D、睑板腺囊肿E、睑腺炎